第426章 面授机宜(2 / 2)

晚清第一枭雄 左茂行 1477 字 2022-11-07

徐琛是武将,主要负责带兵打仗。在与洋人打交道的问题上,吴捷另有安排。他说:

“清军在浙江境内武力不多,只剩一些残余绿营兵,不足为虑。你带兵进入浙江,除了洋人之外,还要额外关注两股势力,一个是海盗,一个是民团。

“海盗主要盘踞在沿海小岛上,暂时与我们不会有大的冲突。咱们正要筹建海军,暂时不要动他们,大家彼此相安无事。

“待上海局势稳固后,等咱们的外洋海军初具规模后,咱们再一举荡平海盗。但是也要注意,我们不惹他们,不代表他们可以惹我们。

“若他们做得太过分,危及我军威信,你不可姑息他们,立刻向总部写信。到时,总部会想办法协调水师,派铁甲舰打击海盗。

塔读app更多优质免费,无广告在线免费!

“再一个就是民团,也即地主团练。浙江多山区,民风剽悍,各地普遍都建有民团。他们不是正规军,武器粗糙,战斗力比不上清军江南大营。

“单论战斗精神,浙江民团可一点也不逊色。明朝时,有两个抗倭名将,一个叫俞大猷,一个叫戚继光。俞大猷的俞家军、戚继光的戚家军,基本都募自浙江人。

“这些浙江人纪律严明,作战勇敢,为平定倭寇作出了突出贡献。民团与捻军一样,主要目的在于自保,既不效忠满清,也无意投顺复兴军。

“民团对复兴军持以观望态度。假若复兴军举措失当,引起民团反抗,将对复兴军平复浙江带来极大的干扰。

“因此,你们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必须坚持优待俘虏,化解民团的抵抗情绪,注重吸引民团骨干加入复兴军。这一点至关重要,是你们顺利、尽快平复浙江的关键。切记,切记。”

徐琛点点头,对平浙方略有了更深的理解。

第一师尚有人马留在两湖、苏南、天京。此次入浙,徐琛只能带走第一师六千人马,还有太平军吴如孝部四千人。加上留在浙北的两千人马,徐琛只能带走八千嫡系。

徐琛本想恳求吴捷,把第一师的兵马全都调归于他。可听司令部的意思,他们似乎准备打乱建制,不打算将剩余的一师人马还给徐琛。

为了顾全大局,徐琛只好把这个想法埋在心底,没好意思提出来。

这时候,秘书张琦送来一件江苏军政委员会的公文。吴捷拆开一看,原来是委员会主任康可铨写来的。他恳请吴捷帮忙,向租界工部局交涉,把前任两江总督引渡回常州,以便惩处。

本书首发:塔读app——免费无广告,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吴捷想起来,徐琛与康可铨有些矛盾,便借机敲打他:“徐琛呀,我听说二次东征时,你和老康同守天京,彼此有些矛盾,有没有这回事?”

康可铨资历不如徐琛,自1853年起,便长期留在天京城外,在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麾下效力。二次东征时,吴捷令康可铨总领天京军政大权,节制徐琛。

为此,徐琛颇有不服。今年以来,清军两大营不断发动猛攻,天京守军接连败退。徐琛主张全力抵抗,集中兵马打击江南大营。康可铨顾及西征大局,力主示弱于敌,忍辱负重。

两人针锋相对,一度在防务问题上争吵。康可铨寸步不让,拿出主帅权威逼迫徐琛就范,徐琛只得退让。为此,两人颇有不和。

复兴会特别强调组织纪律,下级必须无条件服从上级。不管是非曲直在谁那里,徐琛顶撞康可铨,绝对是不应该的。

徐琛赶忙解释道:“没有的事,会长无须多虑。当时咱看江南大营屡屡进逼,总想带兵打垮江南大营。咱见识浅,心里没有大局意识,是我有错,是我有错。”

吴捷只是笑笑,意味深长地对徐琛说道:

“徐琛,你是猛将,康可铨是个帅才。猛将常有,而帅才不常有。浙江地位重要,我本有意调康可铨作浙江军政委员会的主任,但你和他不和,只得让邹世安屈尊前来浙江。

“你平时可得多反省反省,不要因为个人意气,影响大局。老邹将从江西入浙,之后任浙江军政委员会的主任。他一直都是我们复兴会的二号人物,你凡事都得听老邹的意见,不可再有造次。”

<script>ap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