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丞相经略江西,如秋风扫落叶,短短两三年功夫,接连打败各路劲敌,就连湘军曾妖头也成了丞相的手下败将。此不世奇勋,恐怕就是翼王石达开都要相形见绌,杨某实在是佩服得很呀。”
吴捷苦笑道:“国宗杨兄见笑了。咱只是个区区丞相,能有什么功劳?翼王是六千岁,咱何德何能,敢跟翼王相提并论?”
杨辅清何其聪明,岂能听不出吴捷话里的怨气。他连忙说道:
“丞相无需气馁。前番东王一直忙于打击清妖江南、江北大营,未能及时封赏丞相,一时冷落了丞相。昨日,东王特意写信给我,夸奖丞相神机妙算。
“东王使用丞相的计策,才得以顺利打破清妖两大营。东王特意声明,希望丞相能够回京担任京官。若丞相愿意回京,东王将封赏丞相为‘顺天侯’。不知丞相意下如何?”
原来,杨辅清是有备而来呀。
以杨秀清说一不二的作派,断然用不着征求吴捷的意见。他敢对韦昌辉、石达开吆五喝六,却不便直接下令吴捷回京。以吴捷现有的实力,他足以自立,也未必会轻易回京。
若是杨秀清贸然下令,吴捷却不奉令回京,将大大有损他的威望。到时候,诸侯群起效仿,杨秀清的威信就垮了。
可他既然已经让杨辅清提督江西,只要吴捷在江西,杨辅清势必难有作为。
杨秀清只能拿傅善祥母子要挟吴捷,再诱之以“顺天侯”的侯爵,或许能够羁縻住吴捷,将他诱至天京。他不便和吴捷正面交锋,让心腹杨辅清从中转达意见,可谓煞费苦心。
吴捷根本就不吃这一套,何况“顺天侯”的名称上带有明显的贬意。他说:
“东王一向乾纲独断,何需征求我辈意见?要不要封侯,东王自己决断就行。只是我刚收复江西,各地尚有许多盗匪,湘军、绿营也在虎视眈眈,不时侵入江西境内。此时让我进京,困难重重呀。”
杨辅清脸上的笑脸消失了,露出不悦之情。
此人忠于太平天国。天京事变后,石达开以“为东王报仇”的名义靖难,得到杨辅清的拥护。石达开与洪秀全反目,率军出走,杨辅清跟随石达开,后在福建分道扬镳,继续支持天京洪秀全。
太平天国覆灭后,杨辅清剃发易服,在江湖中潜伏下来。他在赣、皖、湘、鄂等地奔波,联络江湖豪杰,刻意结识湘人,试图东山再起。
1874年,霓虹国侵犯台湾。满清招募壮勇,以备军事。杨辅清认为有机可乘,到福建应募,被太平军降将识出,被押解到福州遇难。
吴捷捕捉到杨辅清的表情变化,他心里很清楚,自己就像清末时的袁世凯。袁世凯手握北洋军权,当摄政王载沣要诛杀他时,仍然狼狈得很,根本无力举兵造反。因为满清法统还在,北洋军正是源于满清法统,不便举旗造反。
袁世凯要等到武昌起义,方有入主北京的机会。吴捷要等到天京事变,方可顺利入主天京。
而天京事变,已经迫在眉睫了。吴捷只需再忍耐一个月,就可举兵靖难。
想到这,吴捷笑了笑,说道:“东王屈尊征询敝人的意见,敝人焉能不识好歹?江西的事务,再给我一个月时间,我便能料理妥当。一个月之后,我再赴京上任,如何?”
杨辅清大喜,说道:“丞相顾全大局,真乃天国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