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0章 小侯爷(三十)争!(1 / 2)

大明元辅 云无风 1742 字 4个月前

大家基本上都承认的一点是高渊的这个主意的确有一定的成功概率,不过事情也没有那么简单就能如愿。</p>

海军方面对于高渊突然想到如此妙招自然是欢欣鼓舞的,并且到了这一步,无论最终是否能够顺利实施,海军的人都必须对高渊保持一颗感恩的心了。但麻烦在于,陆军将领们心里多少仍有些疙瘩。</p>

有疙瘩不奇怪,因为按照高渊这个设想,虽然陆军确实不必为海军的功劳做嫁衣了,能够安心去拿属于自己的战功。然而,相应的却是海军凭空捡了一份大功,而陆军在这件功劳当中连打酱油的份都没有,纯粹成了看客。</p>

更不要提,如果没有海军横插一杠子,那么这达卡也好,整个孟加拉也罢,到最后不都应该是我们陆军功劳簿上的名字么?现在倒好,此事一旦顺利,最后恐怕要变成“陆军拿下阿拉干,海军夺取孟加拉”。</p>

开什么玩笑?阿拉干虽然离南疆近,从地缘角度来看应该属于缅甸地区的一部分(阿拉干的主体在后世即缅甸若开邦,但没有包括吉大港,吉大港属于孟加拉国),但阿拉干无论领地面积、人口、物产富饶等等各个方面,哪一个比得上孟加拉?既然比不上,那功劳当然也就比不上,这岂不是亏大发了?</p>

后世有句话叫做:既怕兄弟过得苦,又怕兄弟开路虎。大多数的人其实都是这样,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攀比的一面。善良自是天性,攀比或许也是。</p>

南疆的陆海两军其实就有这种心态,或者至少有些类似:大家都知道,对方不能吃大亏,否则自己的日子一定也不好过;但同时对方最好也别占了大便宜,否则自己的心里一定更不好过。</p>

本来按照西征的战前计划,海军方面真的就是给陆军打个下手,因为他们在南亚次大陆没有正经对手,主要干点运输的活。结果现在倒好,先是奇袭吉大港立了大功,眼瞅着还要去夺取达卡,再通过联络伊萨汗和阿萨姆人拿下整个孟加拉……好事全被你们占了是吧?</p>

不过陆军虽然想反对,但反对总要有个合理的理由,总不能说咱们看你们海军得意比自己吃瘪还难受吧?太不像话了。</p>

作为参谋长,高琏的大局意识果然最强,最先想到“破解之策”。只听他轻咳一声,道:“总司令纵览全局、高瞻远瞩,末将甚是钦服。若能如此策动孟加拉当地反抗者,再与邻邦阿萨姆联手,里应外合之下,还有海军陆战队作为中坚,诚然有很大的机会能够抵定孟加拉。</p>

退一万步说,即便事情没有想象中顺利,但以这等实力,至少也能等到陆军方面收拾了阿拉干再西进支援,终归都是可以取胜的。”</p>

欲抑先扬,高琏先是这样夸赞了一番,还不等海军方面接口把事情坐实,他已经继续说道:“不过,在下以为此事还有一点小麻烦,不知道诸位是否考虑到了。”</p>

上司不能指责,也不能质疑,所以此时他就不说“总司令是否考虑到了”,而是换成了“诸位”。</p>

众人都将目光挪移到他脸上,等着他发出疑问。高琏微微一笑,问道:“如今我军已经夺取吉大港,这一消息多久可以传到达卡?以在下之见,一旦消息传到达卡,达卡的莫卧儿守军便极有可能警惕起来,到时候再想奇袭,那可就难了。</p>

那么也就是说,我军联络伊萨汗和阿萨姆人的速度必须极快,要快到等他们行动起来的时候,达卡的莫卧儿守军依旧来不及获悉吉大港被我军攻占的消息。”</p>

他说着,已经站了起来,那着细长的教鞭指向墙上的堪舆图,点出吉大港、达卡、阿萨姆等几处地方,接着道:“诸位看一看距离。”</p>

这其实不必他说,大家已经在心里默默计算路程和信使行动的速度了。</p>

高琏并不等大家认真细想,只是稍微等了一下,便继续开口了:“诸位,首先这位伊萨汗目前究竟身在何处,我们是否了解?他是在达卡呢,还是在孟加拉的某处地方?我想,他应该不会呆在达卡吧?”</p>

这件事知道的人不多,高渊本身是通过内务部在南疆的系统得知的,但这种消息显然不会广泛传播。于是高渊只好起身走到堪舆图边,指着一处地方开口道:“按照数日之前的最后一次消息,伊萨汗目前应该在这儿附近。”</p>

众人随着他的手指望过去,堪舆图上标注着地名:多摩梨。位置在达卡以西,是另一处临海港口。</p>

高琏点了点头,道:“多摩梨,我记得此前在书中见过这个名字,在很久很久以前也是天竺地区的一个强国,在唐时被称作耽摩栗底。据《晋书》记载,当时法显(东晋人,姓龚,晋平阳郡武阳,今山西省襄垣县人),在义熙五年(409年)都由耽摩栗底国循海道,经广州而返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