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朱子善的阳谋(1 / 1)

一品权相 晓阳高 1026 字 2022-09-02

这份陈条如果说是二子杨忠良自己所写,杨盛文不会在意,因为他明白杨忠良的能力。但幺儿办事能力,却完全不同,哪怕看起来毫无理由,甚至奇谈怪诞,杨盛文都会相信必有其妙之处。

对于这份陈条,确实是从没见过的东西。但仔细琢磨,却每一条都说到点子上。如此,让二子背名递交陈条,虽有作假,杨盛文也知道幺儿的用意。

杨盛文自然不会占这种功业,杨继业自己还不需要,举人功名的身份,这份东西他来递交确实发挥的作用小了。

有了自己的判断,杨盛文叫右丞相府的人到来,又着人去请太子府的人过来,讨论豫南黄河溃堤一事。顺着讨论处置之际,将这份陈条递上去。

右丞相府这边还在等人到齐,六百里加急的讯报传送到京都。果然,昨晚午夜之际,豫南黄河决堤,水淹三府四州,灾民多达二十余万人。

从昨晚开始,受灾的人群一直在扩大。洪水四溢,暴涨,暴雨还在持续,最终灾情如何,目前还无法断言。如今,十个时辰过去,那边是什么情况,确实难以判断。

好在右丞相府提前将几方面的人召集过来,太子府那边的人已经到了。杨盛文便请示了太子刘静,将左丞相府和其他各部的朝臣,都召集过来。

朱子善等人也得知豫南黄河决堤,暴雨,洪灾,水淹三府四州。这样的重大灾情,朝廷肯定会要做救灾工作。以往的救灾,往往滞后,更多的灾民都是听天由命,各种因素死亡的,都不少。

水灾之后,饥饿,寒冷,疫病,贫困,盗匪等等,这些没有生存保障的灾民,面临的绝境之下,相互交换吃小儿的都不少。

可如今,要做救灾工作难度更大。因为朝廷已经没多少银两可划拨,没有银子、没有米粮,那什么救灾?豫南虽说地处中原一带,受到的战乱不多,可黄河沿线的水灾、旱情、蝗灾都不少,使得民众本身就没什么积蓄。

秋收之前发生水灾,一年的农耕就报废,无收。要养活这几十万受灾民众,朝廷哪有多少钱财、米粮来供养?是以一般的做法,都是朝廷划拨一些银子,设一些粥场,然后更多的老弱之众,就看他们的命了。老弱的那些人,死亡是必然的归宿。

对于赈灾,朝廷官员会争抢这样的职位,因为朝廷划拨的银子,确实可将大部分都扣留下来,也没有人查的。因为查贪腐的人,自身也是一个重要环节。这样的层层环节,一直延伸到朝廷决策者们。

不过,朱子善知道杨盛文是不沾这些银钱的,也看不得有人沾这些钱。他会在层层之间,将银钱的流向,都做出清晰的帐册,提交出来,供人事后查验。

如此一来,今年的赈灾之事,想来没有几个人愿意去灾区。赈灾的官员,往往会去灾区第一线,危险性不小。先不说吃住很难,还非常容易感染上疫病,一旦染上疫病,救治过程中,也可能会一命呜呼。

得知豫南灾情,朱子善当即与自己阵营的人互相沟通,说明了情况。同时,也想利用豫南水灾之事,来对杨盛文做一次阳谋的动作。

右丞相府负责户部,对于灾情赈济,是他们的工作职责。杨盛文接手户部,如今要赈灾,杨盛文就得拿出那个将赈灾工作做好的人来负责具体推进。不然,杨盛文也会因为这件事情而被质疑,到时候,朱子善等人自然不会放弃机会。

如果说前去赈灾的人,做事平平,或略有政绩,那也是应该的事情。所以,这次对于豫南灾情的救济赈灾,右丞相府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朱子善没有与同阵营的人一起到来,而是孤单一个,这样显得太没有与人拉帮结派。

太子府的人和太子刘静也到了,人到齐后,杨盛文先将豫南黄河溃堤的六百里加急讯报进行宣读。让所有人明确面临的是什么问题。“太子殿下,水火不容情。昨晚午夜决堤,到如今快一昼夜了。朝堂这边得及时作出赈灾方略,最迟明早就得拿出银子去豫南……”

太子刘静说,“灾情严重,朝堂必须对受灾的民众做出救济。需要什么,按旧例处置吧。所有事务,孤负责禀告父皇……”

太子刘静作为监国者,这个态度必须要有,也表明朝堂的仁德。

“……时间紧迫,要讨论的事情不少,我们一一来议定吧”杨盛文沉着脸,扫了在场人一眼,知道这个事情不好做的,“首要之事,就是朝廷能够拿出多少银子用于赈灾……受灾范围暂时是三府四州,洪水还在高涨,暴雨没有停歇的势头,最后受灾多宽,还不能确知啊。”

户部尚书徐卫知道是怎么回事,不等杨盛文点名,说,“右相,如今户部确实没有银钱。不过,灾情严重,灾民等着朝廷活命。二十万受灾人群,总不能少于三十万两银子……我设法挪借吧,再多,确实拿不出……”

太子刘静也知道,二十万受灾人群,朝堂拿出三十万两银子,一人才有一两半,能买多少米粮?

“这些银钱是第一批救灾款项,之后秋收了,能够挤出多少,总会再做救济。不至于让子民倒毙于路边……”太子刘静说,“在此,孤有几句话要先言明。朝堂救灾银钱,一分一毫,都不得有人贪墨。谁敢于伸手、吸血,孤一定会让其抄家灭族……”

“请太子殿下放心,不管是谁去豫南赈灾,都会慈悲为怀,救民于水火,谁胆敢贪赃枉法,将灾民的救命银钱贪墨,本相第一个不放过他。”杨盛文沉声说,朱子善听了,心里暗笑。这样的处境中,谁愿意去豫南救灾?

“第二个需要决策的,选派哪一位大人去豫南做钦差大臣,代表皇家、朝堂,救民于水火?”杨盛文说,看一眼各人的表情,又说,“各位推荐德才兼备的人走一趟吧。”

然而,没有一个人说话,会场静寂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