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董卓将要面对的危机(1 / 2)

黄巾军的士兵训练好之后,朱民带着这些士兵一连攻克了四周3个坞堡,缴获了大量的钱粮,根据地更是不断扩张。朱民有自知之明,没有攻打大的城池。</p>

而是听从徐伟书中指导把地盘扎根在农村,而分田分地之后,朱民带着黄巾军的战士帮助四周的百姓修建水渠,水车,做农活。全套学习徐伟的手段之后,根据地的百姓都成为了朱民他们的支持者。</p>

刘辟他们这样的扩张下,尤其是攻克了4个坞堡,终于引起了汝南本地的官员警觉,没多久汝南太守带领5000士兵围剿刘辟的时候,朱民让刘辟带领根据地的百姓躲进了桐柏山当中,而他自己则带领1万黄巾军的战士进攻汝南郡的治所平舆城,攻其必救,吓的汝南太守马上回兵。</p>

而后朱民就用这样击弱避强的游击战战术,继续攻打汝南郡的坞堡,一个月内连续攻克了5座,有了这些坞堡的粮草,武器铠甲的支援刘辟手下的实力飞速提升。</p>

在朱民觉得已经可以和汝南郡国兵一战的时候,朱民带领刘辟所有部下围攻了袁术老家的坞堡,吓的汝南郡太守马上带兵支援,结果汝南郡郡国兵被朱民半路伏击,被打的全军覆没,连太守都没有逃出来。</p>

而后朱民趁机攻克了平舆城,把汝南郡的府库掠夺一空,并且对着汝南郡的百姓打出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刘辟的大名也轰动了整個豫州郡。</p>

而刘辟比于毒好一点的事,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这一切都是朱民打出来的,对朱民也是言听计从!</p>

朱民于是带着刘辟的主力回到了自己的根据地继续积累实力。</p>

而像刘辟这样的事情在豫州郡不止一例,有好几股豫州的黄巾军都和刘辟一样,得到了藤甲军监军的指导之后实力暴涨,也知道该如何对付有坞堡防御的门阀士族,知道如何建设根据地,如何避实击虚和大汉的兵马打游击战!</p>

有了正确指导之后,这些黄巾军不断在豫州攻城略地,扩充实力,这一下就影响到整个豫州的稳定了,尤其是有几十个坞堡被攻破,豫州到处都在流传黄巾军打土豪分田地的事情,整个豫州上上下下都人心惶惶!</p>

而平舆城被攻克的消息传递了袁术军中,他本就在和刘备在鲁阳对持,老家不稳的消息影响到他手中的士兵,更不要说到处都在流传黄巾军分田分地的消息,被袁术强制抓过来的士兵更是人心浮动了。</p>

而袁术军中士气不振被刘备察觉,他指挥大军猛攻袁术大营,即便是以少战多,但还是把袁术大军打的节节败退,最后连营地都被刘备攻破,袁术全军大败,不得不逃到颍川郡了。</p>

张温只能安慰道:“这样也好,公路的失败最起码可以让我们看清自己,比军事!我们的确不是董卓这些身经百战的老将对手!”</p>

袁隗更是没有什么好说了,20万关东联军损失过半,而董卓真正出动的只有4万人,比军事他们真不是董卓这个武夫的对手,而现在中原的局势也由不得他不认输了!再不认输他老家真不保了,这次的黄巾军居然敢进攻袁家在汝南郡的坞堡,真要是被黄巾军攻破了,他就真成为了袁家的千古罪人了。</p>

袁隗只能脸色灰败对张温说道:“这一切就拜托兄长了!”</p>

得到了袁隗的首肯之后,张温开始和在洛阳城的李儒联系,表达了他们关东门阀认输之意,求董卓饶恕!</p>

李儒大喜当即派遣长史刘艾向董卓汇报这个好消息!</p>

董卓听到这个消息止不住笑意道:“也就是说袁隗这老东西向本相求饶了?”</p>

刘艾笑道:“没错,他意愿让袁绍,袁术去围剿中原的黄巾军,只求国相饶恕袁绍和袁术一命!”</p>

李傕大声叫道:“哪有这么好的事情,袁绍和袁术这些在造反,要诛杀九族的事情,袁隗不是还有袁基一个儿子,砍了袁绍和袁术,他袁家也没有绝后!”</p>

华雄大声说道:“没错,他袁家敢造反就要付出代价,不然谁都来造反,国相还如何统领天下!”</p>

再场的武将就没有一个人对袁氏兄弟有好感,不管是西凉武将还是并州武将都一样。</p>

他们南征北战十几年时间,可谓出生入死才有现在的地位,这其中华雄还是董卓进入洛阳城之后才由别部司马晋升为2000石的校尉!</p>

而袁氏兄弟根本没有打过仗,只是凭借家世就成为2000石的高官,现在更是一个成为了后将军,一个更是自封为车骑将军,这基本上已经到了大汉武将的顶点了,他们这些人一辈子都不可能高攀的官位却被袁氏兄弟轻易得到,这怎么不让董卓手下将领恼火,袁氏兄弟这两个草包也配成为将军!</p>

董卓听出了自己的手下不满,他也在思索是不是乘胜追击彻底剿灭袁氏兄弟,把袁家彻底踩在脚底下!</p>

这个时候田仪说道:“国相想要统领大汉还是少不了关东门阀的帮助,而且击败袁氏兄弟之后,中原也成为了国相的地盘了,黄巾军就成为了国相必需要对付的敌人了!而有袁氏兄弟的大军在,国相才可以迅速剿灭中原的黄巾军!”</p>

“黄巾军!”这点董卓还真没有注意,但黄巾军能有多大威胁?在董卓的记忆当中,黄巾军不是几千人就可以轻易剿灭几万人!</p>

他马上问田仪道:“现在中原的黄巾军势力如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