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参加黄巾的目的就是为了口饭吃,因为吃饭加入黄巾,也会因为有饭吃而背叛。”
“伊教不同,它拥有完整的理念来教化统一所有人的思想,百姓加入它已经不完全是为了吃饭,而是有更加的追求。”
李世民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道:“继续说。”
陈景恪道:“阿拉伯人一旦征服某个势力和国家,就会毁灭其文字、语言乃至历史文化,强迫所有人皈依伊教,在思想上对其完成同化。”
“如此用不了多少年,这个国家就会彻底消失成为阿拉伯的一部分……”
“我华夏文明在这一点上做的最好的是始皇帝,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把七国重归于一。”
“前汉就做的很差,安置匈奴的时候竟然天真的保全其部落风俗。结果过了数百年匈奴依然是匈奴,以至于后来酿成了永嘉之祸。”
李世民的脸色变得非常的不自然,甚至有些恼羞成怒的样子。
贞观四年东突厥归附,朝臣都建议将其迁徙到河南地,打散安置在汉人的居住区实行汉化。
温彦博却提出不同意见,他主张采纳汉武帝安置匈奴的做法,将突厥安置在朔方,保全其部落、风俗。
李世民也觉得汉朝的做法很不错,就采纳了他的建议。
其他朝臣见皇帝都同意了也就不说话了,只有魏征强烈反对,为了这件事情和温彦博争论了数年。
一直到现在他都耿耿于怀,对温彦博的意见很大。
李世民原本还觉得魏征有点多事,汉朝成功的做法你天天提意见,懂不懂什么叫以史为鉴啊?
可现在听了陈景恪的分析,尤其是想起后面匈奴刘渊掀起了永嘉之乱的旧事,顿时就像是吃了苍蝇一般难受。
其实陈景恪是故意这么说的,他对李世民和温彦博两人的‘天真’感到相当无语。
不过李世民毕竟是皇帝,不能一点面子都不给他,就点到为止转移了话题:
“再说回我们大唐,三千多万生民知道华夏文明的人有几个?知道华夏文明历史的人又有几个?”
“百姓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又怎么可能会懂得为谁而战?结果就是谁给他们饭吃,他们就当谁的顺民。”
“什么祖宗、大义等等,他们没学过又怎么会知道?”
“就算是我们的将士们,他们当兵是为了什么?为了吃口饭,为了军功爵,除此之外还有吗?”
“至少我们要告诉百姓,他们是华夏后裔炎黄子孙,让他们知道咱们的祖先曾经做过些什么,从而获得统一的认同感。”
“如此当异族打来的时候,他们才不会为了一口饭吃就投降,而是奋起反抗。”
“陛下胸怀天下意欲创建前所有未有的大帝国,也必须在思想上完成统一,把所有人拧成一股绳。”
“如果国内的百姓互相之间都不认同,抱着他是突厥人、他是吐谷浑人、他是党项人的思想。”
“说句大不敬的话,一旦情况有变他们马上就会成为祸乱之源。所以我们有必要塑造统一的文明认同感,把所有人都变成汉人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