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探索求道(2 / 2)

若是真的能让无数百姓和子民过的更好,那不也是他们这些教士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吗?

汤若望离开中京,这次他没有选择乘**通工具,就如苦行僧一般用双腿探寻起来。

中京之外,工坊数量不是很多,大多数的工坊都有规划,中京的定位是行政文化。

是以城外大多数保持的是自然景观和农业景观相结合,整齐的水泥道路和柏油马路穿行在田间地头,修建的水利工程贯穿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无数条渠道纵横交错,为农业发展提供宝贵的水源。

田间有许多的大棚,汤若望拜访,想要了解下百姓的真实生活。

老百姓也见怪不怪,将他带进大棚里面参观,甚至亲自上手演示。

绿油油的黄瓜,红彤彤的番茄,葱葱郁郁的辣椒,还有水灵灵的小白菜等。

一切的一切,都仿佛是置身于梦境之中,他从没见过有这种种植蔬菜的方法。

老农亲切的给他科普知识,说了一堆光照的理论,授粉的知识,让汤若望觉得自己积累的知识还不如老农多。

他是来考察民生的,老农也为他介绍了蔬菜种植的收益,他们这些大棚反季节蔬菜,大多会送到中京城去。

每年能够种三季的蔬菜,收入是很高的,几乎一年就能收回成本,两到三年就能够过上富裕生活。

还为当今的皇帝郑毅歌功颂德一番,种植蔬菜和粮食有很多补助的,税收对他们根本没任何压力。

甚至老农还透露,政务院已经在着手再次减免农业税的事情了,以后老百姓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汤若望震惊莫名,要清楚农业税,无论在当今时代哪个国家,都是国家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减免农业税,简直就是打破了千百年的常规,但是他又由衷的为这些百姓感到高兴。

他从中京向东,一路上经过了很多地方,每到一处都会与百姓、商人交谈。

每一次都能让他收获很多,甚至是接触到超出他想象的一些知识。

这里面有种田的、种蔬菜的、种植林木的,甚至有种植茶树的。

他都想不到,竟然在关外这种苦寒之地,还有高达万顷的茶山。

亲自体验了一下,味道不比江南的茶叶味道茶,甚至还犹有过之。

低山丘陵地带还有种植经济树木,每年的收入也不比种田差太多。

种植药材的更是夸张,许多关外的药材,比如人参都已经规模化种植。

还见到了不少养殖场,养殖的牛羊都是按照新的标准,无论是肉质还是蛋奶质量都非常不错。

许多的水库也发展水产养殖,每年的收益足够一个家庭,从贫困县走入富裕阶层。

海边更是一眼望不到头的盐场,雪白的细盐会进入商栈,甚至会运到大明疆域出售。

等到数九寒冬的时候,汤若望穿着人家赠给他的皮衣,进入了大/连府,这里是大华的南/京。

几年前这里还是个小渔村,只有个小县城叫做金州,当地的百姓都是捕鱼为生,生活很是贫苦。

但是汤若望从接近大/连府,就彻底的忘记了当初看到的描述,谁说小渔村反正他是绝对不信的。

大连府的定位是经济贸易中心,守着终年不冻港,商贸极为的发达,可以占到全大华的百分之四十。

摩天大楼鳞次栉比,无数的商铺甚至商场,几乎都让汤若望看花了眼睛,觉得自己好像是乡下人进城。

一辆辆汽车行进在宽阔的道路上,两侧还有专门为马车、自行车等行进的道路,在外侧是人走路的道路。

汤若望站在一栋高楼下面,抬着头数这座楼到底有多少层,几乎已经接近云霄了。

楼里走出的人,都是穿着干净整齐的衣物,搭配着精致的装饰,一看就俩字时髦。

这是不到十年能发展起来的?真是太过不可思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