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老臣出山(2 / 2)

“这段时间,儿臣处理一个大兴的县令竟然都处理不了,竟然有几十名朝廷官员联名保他;</p>

还说这个官员一直勤政爱民,只是犯了一个小错而已。”</p>

“父王,你个县令当街杀了三个人啊;</p>

这在那群官员的眼里,只是犯了一点小错。”</p>

“后来,儿臣查明这个叫李泽成的县令,是礼部尚书李少府的儿子。”</p>

“这群官员为了巴结李泽成的老子,官官相护;</p>

竟然直接喊着赔二百两银子,把这李泽成罢官了事。”</p>

“现在,朝中过半的官员都支持这个方案,二十天了,到现在都没有解决此事。”</p>

乾隆听完自己儿子的话,叹息一声说道:</p>

“永焱,这是父王当年施政出了大问题,才导致的结果,朝中的这些官员除了傅恒的户部;</p>

和兵部的官员,剩余的官员恐怕早就烂干净了。”</p>

“父王已经去了乾园,让阿桂、刘墉、纪晓岚他们重新出山;</p>

拨乱反正,还大清一片朗朗乾坤。”</p>

“不过,他们毕竟年事已高,只能在背后出谋划策,具体施政的是他们的儿子;</p>

你心里要有个数。”</p>

嘉庆听到乾隆的话,眼睛猛的一亮,连忙说道:</p>

“那是自然,当年他们的儿子已经做到四品官,他们这些年没有掺合朝堂的贪墨风;</p>

完全可以接替他们父辈的位置,儿臣终于不至于无人可用了。”</p>

“毕竟,傅大人一个人在朝中,目前也是孤掌难鸣。”</p>

“不过父王,这么多官员全都是贪官,此事该如何解决,总不能全杀了吧;</p>

真要这么干大清朝廷都要停摆了,并且我们也没有那么多储备官员。”</p>

“并且国子监那群儒生,这几年还没补缺就学会了贪墨;</p>

这种候补官员,也没有用啊。”</p>

乾隆看到自己儿子的担心,连忙说道:</p>

“永焱,这个你无需担心,大清科学院的政治经济学已经开课三年;</p>

讲的就是家国天下、依法治国的东西。”</p>

“三年毕业的学子估计有八百人,不过未来这个政治经济学院要扩大;</p>

大概只有五百人可以调出来,安排到各地去做官。”</p>

“足以支撑,今年短缺的官员。”</p>

嘉庆听到这里才放下了心,看着乾隆郑重的说道:</p>

“儿臣不孝,让父王操心了。”</p>

“父王,儿臣一定会振兴大清,再现盛世。”</p>

乾隆苦笑一声说道:</p>

“永焱,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现在最要紧的是治理贪官,安抚百姓;</p>

河北已经出现,百姓没粮食果腹。”</p>

“河南境内已经出现易子而食的事情,还有山东出现了几十万人的大暴乱。”</p>

“父王已经请秦始王紧急调动粮食,让他在山东赈灾;</p>

但是我们大清也要派钦差大臣去山东,协助解决山东的暴民。”</p>

“山东从巡抚、知府,到下面的知县,只要在暴乱地区的,必须全部换掉;</p>

诛灭他们的九族,以他们的脑袋和紧急调拨过来的粮食,平息掉暴乱。”</p>

“还有,河南、河北,这两地......”</p>

(/48580/48580950/14000613.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