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这后面的嘛,主要就是赋税改革问题!”</p>
“臣以为,当下由赋税而引发的问题有多个!”</p>
“当下亟待解决的是贪腐、运输损耗,空印文牒之所以出现,主要是因为这两个源头作祟!”</p>
“地方官员缴纳税款,本身也是彰显他们治理地方能力之所在,亦是他们晋升的重要考核标准。对地方官员而言,他们不愿自己兢兢业业一辈子,到头来却不如他人为官三代……”</p>
“倒是有些道理!”</p>
夏帝微微点头。</p>
如今不过是君臣二人奏对,他也不想去强调什么假大空、唱高调。</p>
为名为利是人之常情,他总不能因为官员心存私念就否定人家吧?</p>
顾景之看夏帝同意这个观点,便继续说道:“抛开贪墨这个事实不谈,利用空印文牒本身还是有好处的,起码能提升地方和朝廷对接的效率……”</p>
夏帝目光一凝,顾景之当即感到一股危险之意。</p>
他连忙说道:“陛下,臣可不是为他们说话!”</p>
“呵!”</p>
“那朕倒是想要听听顾卿的高见了!”</p>
夏帝沉声说道。</p>
语气之中再明显不过,顾景之要真说不好,恐怕夏帝这老家伙就要翻脸了!</p>
顾景之抿了抿嘴:“陛下,臣说句大不敬的话,贪腐之事由来已久,有的人天生坏种,有的人纯粹是为了挖社稷根基,有的人是被裹胁其中……”</p>
“总而言之,这贪腐是查不完,也扫不清的!”</p>
夏帝眼睛一眯:“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p>
“陛下,您别急……”</p>
顾景之却淡定地说道:“我大夏官员之构成,大多来源世家,世家注重宗族利益,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若无世家在背后把控,想来空印之事即便存在贪腐,也不至于这般严重!”</p>
“陛下试想,空印之事都多少年了,为何陛下一无所知,地方也从未上告?”</p>
“大夏有内卫府监控地方,缘何却还是存在那么大的漏洞?”</p>
顾景之几个问题抛出,夏帝下意识皱起眉头。</p>
他不知道可以理解,毕竟身为帝王,他不可能管这么细,而内卫府为何不知,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内卫府的人不懂治政!</p>
顾景之看向夏帝,直接说出了答案:“这些问题之所以一直无人察觉,其根本在于,世家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他们制定的规则范围内贪。”</p>
“地方官员缴纳的朝廷赋税到底是怎么个情况,他们心里再是明白不过,之所以没出现问题是因为世家已然有一套严格的贪污程序!”</p>
“贪污程序?这是何意?”</p>
夏帝有些不解。</p>
顾景之说道:“臣给陛下举个例子,假定一地今年缴纳赋税一万石粮,朝廷规定最低为六万石!”</p>
“也就是说,只要户部入账有六万石,那该地官员考评就是合格的!”</p>
“世家贪污,他们只会在这四万石里进行分配,如此世家获得了他们想要的,地方官员考评也合格,形成了一种你好我好唯独朝廷不好的局面!”</p>
“哼!”</p>
夏帝冷哼一声,顾景之后面的话,他也懂了!</p>
朝廷之所以不好,是因为朝廷发现不了问题,而地方官员考评不出现问题,他们自然也不会上报。</p>
更为主要的一点,那就是真有官员觉得有问题,他们上报朝廷,可奏折要到皇帝手上,还得经过一些流程。</p>
皇帝肯定是看不到这些奏折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