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高仲认为,韩松之所以能取胜,是因为其在兵刃上的取巧,韩松使用的长七尺有余的铁棍,恰好能克制他的炳古刀。
“不用说什么十年之前,今时今日,老子依旧是靖国第一猛将,韩倦风若不取巧,定然不是老子的对手1
想到这里,高仲决定,要向众人证明,自己还没老,还能上阵杀敌,还能胜任左都督之职,他要在三日后同韩松的比试中,胜过韩松。
在这一刻高仲的心中,胜负、尊严,压过了理智,尽管他明知那件东西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他还是想要冒险一试……
高仲孤身来到兵器库,这间兵器库是他私人所用,放的是他珍藏的各种奇兵异刃,他记得,其中有件兵器,足以克制韩松的铁棍。
东面墙上,挂着一排刀剑,高仲一一取下查看,这些自然无法对抗韩松的铁棍,他取下来看,只是因为看到这些刀剑,想起自己年轻时候的雄姿英发罢了。
“仁泰二十五年,征讨蒙狄部时所缴其首领之佩刀。”高仲细细打量着手里这把弯刀,说道。
随后,他又取下一把造型精致的宝剑,喃喃说:“仁泰二十八年,平定南阳王叛乱,收缴,龙泉剑。”
“仁泰三十年,征讨广南,所获暗器,其名不详。”高仲拿着一件圆环状、金属打制的独特兵刃,回忆道。
这一屋子的兵器,大都是他南征北战所获,一件件兵器背后,是一段段艰苦惨烈的战斗,是一步步登顶一品武将的阶石,更是一个个卓越战功的功勋章。
最终,高仲的目光落在兵器库西南不起眼的角落,角落里,一柄长形兵刃安安静静躺在地上,外面包裹着厚实的油纸。
高仲抬起脚来猛一踏地面,地上的兵刃弹射起来,稳稳落在他手里。
高仲用满是老茧的厚实大手,温柔地摩挲着兵刃外包的油纸,这里头包着的兵刃,长度、重量,都在韩松使用的铁棍之上……
“仁泰三十一年,助辽王剿灭辽北巨匪,所缴陌刀。”高仲的声音低沉、苍凉,回想起那一战之惨烈。
虽然对手只是民间造反的匪患,但那支匪寇的战斗力却异常强悍,高仲之子、身为先锋官的高将军,就是死于匪寇之手,正因高将军战死沙场,高仲才会亲率重兵,与辽王配合协作,剿灭匪寇。
“陌刀一出,人马俱碎。”高仲握着兵刃的手,微微颤抖,当他看到爱子及其坐骑惨不忍睹的尸体的时候,便猜到对方所使用的的兵刃,乃是曾一度令人闻风丧胆的陌刀。
高仲用颤抖的手,拆开包裹着的油纸,露出这把兵刃的本来面目。
这是一把形制少见的长刀,长九尺三寸,重十三斤,而且,这把刀的刀柄与刀身近乎等长,长而厚实的刀柄适合双手握持,刀身条子硬朗,双面开刃,虽不如高仲的炳古刀那样锋利,但却更有力度,是战场上的大杀器。
此刀,名为陌刀。
然而由于陌刀分量太重,寻常战士根本无法使用自如,且尺寸太大,在战场上甚至会误伤战友,故而从大唐之后的历朝历代,军队皆已不再装备陌刀,而且,陌刀威力巨大,早在几百年前,就已经被列为禁品,不再生产、不允私藏。
高仲手里的陌刀,便是辽北剿匪所获之战利品,先皇仁泰帝年间,高仲因陌刀禁止私藏,将之上交朝廷,仁泰帝却将之当作对高仲的赏赐,赠与爱将,因此,这陌刀才重回高仲之手。
要破韩松那把铁棍,高仲认为,非陌刀莫属。
高仲在兵器库里,回顾了自己戎马倥偬的大半生,持陌刀来到校场,亲自挑选了十多名身手了得的战士,以陌刀与诸战士操练起来,因陌刀杀伤力极大,高仲特意用柔软的皮垫将刀刃包住,以免出现伤亡。
年近花甲的高都督,凭借陌刀以一当十,在诸多战士围攻之下,依旧游刃有余稳操胜券,只半盏茶的工夫,便将十多名战士击败……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哈哈哈……”看着面前横七竖八躺着的诸位战士,高仲心情愉悦,放声大笑。
校场之外,高仲的随从刘福目睹了这场较量的全过程,他的脸上有几处水泡,因之前的烫伤引起。
此刻,高仲满脑子想的都是三日后与韩松的切磋,自认为凭借陌刀定能将韩松击败,挽回今日败于韩松之手的颜面,却全然没有意识到,一场危机正在悄无声息来临——灭顶之灾!
高仲午睡之际,随从刘福悄悄出去了一趟,来到京城内外城交界的正阳门外,托人捎信给远方亲戚刘聚。
“刘公公是圣上面前的红人,咱们寻常可见不到他,待后天上朝时候吧,看能否将这封书信交到刘公公手上。”正阳门的守官门千总说。
门千总是六品武官,而刘福只是无品无阶一介草民,之所以答应帮刘福捎书信,看的是左都督高仲的面子,他很清楚刘福乃高仲随从,常伴高都督左右。
……
是夜,高府,月黑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