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全部筹码都堵完了(1 / 2)

国姓窃明 浙东匹夫 5070 字 2023-07-30

如果有制作精良的弓弩和箭失,并配以训练有素的士兵,弓弩的射程自然是不虚于黑火药滑膛枪的。

火药淘汰弓弩,最初只是因为火枪对士兵的训练度要求大大降低了。

当然,前述的“弓箭精良、士兵有素”大前提绝不能少,否则下场就是晚清八里桥战役那般,被单方面屠杀——

八里桥之战不仅是骑射的惨败,也是武备松弛的惨败。到了英法联军的时候,满清无论旗人还是蒙古人,大多都成了提笼架鸟的废物,说白了晚清清军一点都不比晚明明军好到哪里去。

清军历史上的堕落速度是非常惊人的,以至于入关二十年基本上就养废了,那些出生时就生在北京城里的旗人,几乎就是战五渣。后来吴三桂造反,要不是他本人死得早,靠吴三桂那些还算经历过血战的部队反扑,胜负还真未可知。

相比之下,如今多铎麾下的清军,在训练有素、军纪严明方面,绝对还是全球有数的天下强军,所以哪怕只靠弓弩,与明军也绝对有得一战!

面对巨量火枪的攒射,他们一开始并没有表现出畏敌如虎的崩溃趋势,还依然能扛着对射坚持好一阵子,身边袍泽的倒毙惨叫,也并不能立刻就摧垮清军的意志。

清军短板的只是军备,武器装甲的严重消耗,让硬件水平无法支持发挥全盛战力。

在战场的南线,对射是最密集也最惨烈的,因为横塘河对战场的阻隔,双方本就没法近战,一开始也就选择了直接顶到河边隔河对射,丝毫不担心火枪兵或弓箭手被近身肉搏。

新降汉奸军和汉军旗弓手,在将领的驱使下麻木地反复拉弓放箭,失如雨注。但多为回收利用的受损箭失精度很低,歪歪斜斜劲力也颇为打折,进一步降低了杀伤力。

清军中仅有的完好一手箭失,大多被满八旗的骑兵配备了。物资不足时,汉军旗和新降军本来就只能用垃圾武器,这也是没办法的。

这一路的清军主将是新降总兵李成栋,也就是当初在淮扬高杰手下作乱的那家伙,算是“45年投日”的典型。

李成栋对明军也算了解,也知道高杰、李辅明等部友军的作战风格,所以一开始也想“拒敌于滩头”,仗着他的部队普遍准备了尺寸尚可的木盾,觉得隔着三五十步,还有大盾遮护,应该能扛住火枪。

而弓箭可以抛射,火枪不能抛射,大家前排都有重盾的情况下,抵近抛射的一方就能越顶攻击、给对方造成严重伤亡。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李成栋一度觉得这是他唯一的机会。

这想法一开始并不算错,可惜错就错在他面对的江守德、蔺养成部明军步兵,跟他原本熟知的高杰、李辅明、白广恩并不是一样的成色。

蓟辽明军哪有湖广明军的犀利火器?蓟辽明军的火器容易格挡,不代表湖广明军的火器也能格挡。

双方对射之初,江守德的火枪队在蔺养成的长枪方阵掩护下,小心翼翼按操典依次换列上前开火、退后装弹。

数轮之后,随着对面清军箭失抛射渐渐密集,虽然也有清军步卒惨叫倒地,但大部分弹丸还是被格挡了,清军弓箭频率并没有明显稀疏下来,双方的伤亡也在不断上升。

江守德很快意识到,自己的火力似乎并没能快速削弱对方的输出,他飞速评估了一下局势,发现双方隔河对射的距离很近,清军也没有改变现状保持距离的意思,他便立刻下令,让前线火枪队改用霰弹。

自从跟清军主力交手,朱树人吩咐属下的常规操典,是远距离时主要用双发独头弹、前后安装,遇到双重重甲的精锐死士,那就更是只能上单发大号独头弹,确保穿甲动能。

而霰弹并不是明军的第一选择,因为他们要打的再也不是农民军那种轻甲甚至无甲单位。拿霰弹打铁札棉甲的清军,二三十步外就没有破甲能力了。

今天的情况却很特殊,因为横塘河的存在,双方在战场南段偏偏就是稍微隔了几十步就站定了对射,也不过河,也不试图肉搏,简直就跟一百年后西方的排队枪毙战争似的。

如果是别的战场环境,如果没有这条河,绝对不可能出现这样长期对射的局面,早就冲过这最后几十步搏杀在一起了。

既然有这个特殊环境,不利用就太对不起老天了,在江守德的指挥下,明军南线火枪手很快重新用上了他们习惯的霰弹,一时之间,火力密度弹丸数量顿时就提升了七八倍之多!

虽然被厚木盾挡住的弹丸、铁渣依然无法穿甲,但笨拙的木盾终究无法全向格挡,霰弹数量众多,很容易从防守缝隙中刁钻地透过去,顿时便是激起一阵阵血花和惨叫。

李成栋部根本就没几个人有重甲,南京江阴两战大量损耗的重甲,导致新降军的铁甲都被满人主子剥了,这才特地给他们配厚实的坚木盾防守,此时此刻瞬间苦不堪言,死伤惨重。

仅仅扛了一小会儿,李成栋就付出了上千人的伤亡,然后败退了百十步,后退过程中还免不了有些稍稍的混乱甚至自相践踏。

要不是横塘河难以直接有序徒涉,怕是江守德立刻就要请求蔺养成以近战的长枪方阵渡河追击了。

即使是现在这样,他也不是没尝试,只不过他一提出,蔺养成就表示了反对:

“江副将,不可冒进啊!虽然横塘河寒冬水浅,似乎只能齐腰,但泥泞非常,我军徒涉必然乱了阵势,会被李成栋返身半渡而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