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朝会之时,李隆基引百官观内府左藏库。
众人来到左藏库门前,李隆基向杨钊说道:“度支司奏藏库充实,今日朕与百官来观。”
杨钊向李隆基躬身道:“天唐圣佑,四海升平,臣理藏库,不敢懈怠。陛下有旨,臣这就开库请观。”
说完,杨钊向左藏库的胥吏们摆摆手。
一群胥吏和库卫,打开重重上锁的大门,将库藏展现在了李隆基和百官的面前。
只见偌大的左藏库之中,前后左右置列了数百个库柜。
杨钊又命人打开库柜,每个柜子内分门别类放满了各式各样的财货。
一眼望过去,大半個左藏库被塞得满满当当,看得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李隆基看着眼前这数不尽的绢帛轻货,心中大悦,对一旁的杨钊笑着问道:“这里的财货,折铜几何?”
杨钊:“回陛下,布、绢、罗、缎等织物,再加上各种通货,折算下来,共计是五十七万八千五百六十二贯。”
李隆基先是一怔,接着大笑道:“爱卿劳苦功高,朕果真没有看错人,好!”
杨钊心喜,口中兀自谦道:“陛下治国有方,天唐蒙得圣佑,臣不过是尽了本分罢了。”
李隆基听闻此言,心情大好,情难自禁之下,拍了拍杨钊的肩膀,引得百官侧目。
众人出了左藏库,李隆基令杨钊行于身侧,温言相询,百官落于其后。
右相李林甫位于百官之首,左相陈希烈走在他的身后。
陈希烈盯着前方的杨钊,语带酸意的说道:“杨家郎得志显达,日后怕是要致于青云之上了。”
李林甫闻得此言,微微一笑。
待百官重入朝会,李林甫向旁侧的李岫使了个眼色。
李岫连忙凑到李林甫身旁。
李林甫压低声音:“凉州来的长行坊,眼下到了哪里?”
李岫:“都押在皇城门外,只等父亲一声令下。”
李林甫转过头,看了眼与李隆基交谈甚欢的杨钊,冷笑一声:“放行吧。”
李岫躬身称是。
另一边,在朝会上,李隆基当着百官的面,赞赏杨钊之功,赐其紫衣、金鱼,兼代太府卿事。
圣旨刚刚宣下,杨钊还未来得及跪伏谢恩。
殿门外来了一内侍,神色匆匆的跑到高力士身旁,小声说了几句。
高力士闻言,身体一颤。
这一幕,恰好被李隆基瞧见。
高力士见李隆基看过来,只能硬着头皮走上前耳语了几句。
李隆基越听越是心惊,忍不住问道:“此事当真?”
高力士:“千真万确,就在安上门外。”
李隆基点头道:“放进来。”
半个时辰后,一只浩浩荡荡的车队,在禁卫的护送下,驶入皇城的长街之中,引来三省六部的官吏们纷纷来看。
每一辆大车之上,叠着沉重的大箱,行进时车轴的嘎吱声,回荡在道中,显得格外刺耳。
在大箱上,有着不同州府贴着的封条,上盖还用火漆注明了标号。
李隆基和百官出了朝殿,看着大车一辆辆的停在了场院之中。
长行坊随行的官员,从大车上搬下一摞摞阚册,又跪伏在地,向朝殿的方向大声喊道:“大唐承天景命,夷邦互市纳贡,大碛通行一年,税贡装车阚录,请陛下准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