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凉州官员完成了吐蕃降卒的交接事宜,周钧找来李光弼和申叔公,开始安排接下来的事务。
周钧先问道:“早先我吩咐下的储粮,可准备妥当?”
申叔公:“家主下令增建粮仓,这几年里,金家一直在组织匠人修筑。河西一带,遂烽堡、隶疆堡、嶂邑堡、速挞尔堡等等,皆修建了大量的地下粮窖。”
周钧:“储粮条件如何?”
申叔公:“干土高地,内壁夯实。再烘烧窖仓,用草木灰铺底。木板、草席、谷糠,作为隔层,每入一批粮食,就再隔一层。一切都是按照官窖来造,可保粮食百年不腐。”
周钧:“当下收储了多少粮食?”
申叔公:“长安运送而来,再加上金家这些年收购的,差不多已经有两百四十万石。”
听到这里,李光弼睁圆了眼睛,身体也是微微一颤。
大唐天宝年间,粮收丰年,全天下收粟,不过才两千五百万石(85亿公斤)。而金家粮仓,当下所储之粮,居然已经抵得上大唐一年收获的十分之一。
让李光弼更没有想到的是,周钧听了申叔公的话,只是略微思虑,就说道:“不够,还不够。我会让长安灞川,抓紧时间卖掉营产,再统统换为粮食,长行坊必须尽最快的速度,将粮食运送到陇右来。”
申叔公躬身答了一声喏。
周钧又看向李光弼:“河西这两年里,大概率不会出现战事。即便如此,归义军的训练不能拉下,还有金家长行坊的护卫工作,也要分出人手来做。”
李光弼拱手应下。
周钧:“凉州安家,与我貌合神离,平日里各取所需,互不相犯。在大碛商路上,我会尽量给予他们方便,相信安思顺也不会为难你们。”
李光弼又应了一声。
周钧:“接下来,我要去往沙州敦煌,处置官员、军务等一系列事务。诸事备妥之后,就要出发去往安西了。”
李光弼听到这里,忍不住说道:“安西情势复杂,宛如一团乱麻。不如光弼率归义军,随你一起去……”
周钧摇头道:“相比西域,河西走廊对我来说,更加关键,万万不可有失。有你率归义军坐镇此处,我才能安心去往安西。”
申叔公开口说道:“家主此番去往安西,势必要经过石城镇。石城镇守使之子康可璟,曾经与老夫有旧。倘若需要,我可以陪家主前去造访。”
周钧想起,康可璟当初离家出走,幸亏得了申叔公的相助。
于是,周钧向申叔公问道:“你走了之后,金家的事务由谁来负责?”
申叔公:“金家之中有多位管事,大家各司其职,即便老夫暂时离开,也不会影响到日常的事务。”
周钧:“好,那你便随我同去西域吧。”
处理完凉州的事务,周钧带上申叔公,又在亲兵、府卫的护送下,折回沙州敦煌。
入了府所,周钧先是找来郭子仪和常会武两位军使。
首先说的,就是两位军使最关心的封赏。
敦煌一战,郭子仪当为首功。
战报传入长安之后,李隆基惜才,再加上阿布思叛乱,朝廷有心迁郭子仪为朔方节度副使。
圣旨虽然还未下,但消息基本已经可以确认了。
常会武驻守敦煌有功,官升两阶,封了食邑,又赐了紫金鱼符。
所以,二人的封赏,可以说是皆大欢喜。
与二人交待完军务的交接,又讨论了针对吐蕃的布防。
之后,常会武先回营中,周钧单独留下了郭子仪。周钧:“郭军使用兵如神、谋算无遗,遍观大唐,少有人能与你相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