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派人仔细观察吐蕃人的取水队,发现第四日的清晨,吐蕃南门外大营的取水队,相比以往,往来的驼行居然少了一半。</P>
而相对应的,北门外的吐蕃取水队,数量却增加了许多。</P>
郭子仪由此可以判断,南门外的吐蕃人,应当是佯攻,主攻方向应该是北门。</P>
于是,郭子仪将计就计,将墨离军主力全部调到了北门,又把火药等城防物资输送到北门,最后让儿子郭曜率领骑军伏在城中,随时候命。</P>
结果,接下来发生的一切,与两军对战的首阵几乎无差。</P>
敦煌北门外的吐蕃军,向城门发起进攻,唐军假意装作不支,纷纷后退。</P>
吐蕃人见状,以为声东击西之计奏效,大军全部押上,打算一鼓作气拿下北门。</P>
不料这个时候,北门上的唐军突然一改颓态。</P>
箭矢、檑木、热油、炸药等等,仿佛下雨一般,抛入吐蕃军中。</P>
唐军精锐个个生龙活虎,冲上城楼,将爬上来的吐蕃战士杀得哭爹喊娘,四处溃逃。</P>
趁着这个档口,郭曜率领上千铁骑,再次冲出城门,掩杀吐蕃大军。</P>
同样的剧本,上演了两次。</P>
这一幕,将吐蕃中军的桑赤若,气的七窍生烟,暴跳如雷。</P>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精心布下的声东击西之计,居然败在了取水这个破绽上……</P>
在同样的地点摔倒两次之后,桑赤若终于学了乖,不打算再搞什么花样,而是打算奉行『一力降十会』的精髓,充分发扬吐蕃军的最大优势——人多。</P>
六万吐蕃大军,分成数队,以车轮战的姿态,轮番进攻敦煌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