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处理的政务?</p>
任天鼎淡淡道:“赵相,说说看。”</p>
“是。”</p>
赵德林只能将今日朝堂上需要处理的政务说了一遍,足足有七件政务没有处理。</p>
其中夹杂着的,有陕省水患,有饥荒,也有由司农寺即将举行的春耕礼。</p>
等到赵德林说完,一旁的公孙复当即淡淡道:“林尘,你想要在哪件政务上,做文章啊?”</p>
林尘没理他,而是继续道:“陛下,既然都察院和朝中同僚,包括国子监司业在内,都认为我这对太子教导,乃是无用之功,与国计民生没有任何关系,那不若如此,咱们就以此次春耕礼为题。”</p>
“哦?春耕礼为题?林尘,你想怎么比?”</p>
任天鼎也是来了兴趣,这春耕礼虽然排场大,在场负责记录的官员也多,也有百姓观看,但任天鼎自己内心是很清楚的,这种春耕礼,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p>
就是在田里走一圈,推下犁而已,又有什么用?</p>
林尘看向公孙复还有杨涛:“简单,我想要问下公孙大人,也问下杨大人,敢问这春耕,算不算国计民生?算不算,国家大事?”</p>
公孙复内心在快速考量着林尘这句话里的坑,但春耕就是头等大事,也的确是国计民生。</p>
这是最大的政治正确,土地就是古代王朝最为重要的事,重农抑商,不是开玩笑的。</p>
所以公孙复只能道:“自然如此。”</p>
林尘又是看向被打成猪头的杨涛,杨涛咬牙切齿:“春耕乃头等大事。”</p>
“好!”</p>
林尘微微一笑:“那咱们比试的内容就很简单了,太子用我所教的东西,来制作出一件,对春耕有所帮助的事物,只要对春耕有所帮助,那算不算,太子做好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国家大事?”</p>
公孙复皱着眉头:“林尘,你所说的春耕帮助,这个帮助程度,是你来定,还是谁来定?”</p>
林尘笑道:“自然不是我来定,由在场所有人来定,由在场的诸位官员,还有那些百姓,那些工匠来定,敢么?”</p>
公孙复沉吟了一下:“题目就这么宽泛?”</p>
“自然如此,太严谨了,岂不是会影响你们的发挥,公孙大人身为御史,又身为朝廷重臣,包括杨大人也是朝廷重臣,又口口声声称我教的没用,那就你们用你们认为有用的,来做到对春耕有帮助,我这边让太子也做一件事情,只要你们所作所为,所有人都认为比太子做的要胜出,那,位不仅辞去太子少师的官职,更是直接辞去翰林院侍读!”</p>
林尘话语掷地有声。</p>
周围的官员都是窃窃私语,林尘敢玩这么大?</p>
公孙复又是确认道:“你只说,用你的三教九流之术?”</p>
“没错,就用物理化学之类,就用太子从工匠那里所学的内容。”</p>
杜国公凑到朱照国旁边:“老朱,你说林尘他真能做到吗?”</p>
朱照国低声道:“这都一年多了,你还怀疑他?我这世侄,弄不好真有神仙附体。”</p>
“看看吧,看下对春耕有什么帮助,反正春耕就在两天之后了。”</p>
见到林尘信誓旦旦的样子,公孙复思来想去,他又是看向其余都察院的臣子,而都察院其余御史,聪明的没有说话,笨一些的,则是道:“公孙大人,我等支持你。”</p>
杨涛也是开口:“我为国子监司业,若是我们做的这件事,对春耕没有帮助,我直接辞去国子监司业之位!”</p>
听到这话,周围的群臣也是睁大眼睛。</p>
国子监司业这个职位,差不多相当于副校长了,只要祭酒下位,陛下不任命新的祭酒,那司业就能顺理成章继承祭酒这个职位。</p>
他说这话,也是真的赌上了自己的官场生涯。</p>
林尘哈哈一笑:“好,诸位同僚作证。”</p>
见到事已至此,任天鼎终于开口:“既如此,那就退朝吧,两日后的春耕礼,司农寺在安排礼仪之前,先让他们,比试一番。”</p>
司农寺寺卿连忙出列道:“是。”</p>
早朝结束,公孙复他们走出太极殿,聚在一起回去。</p>
“公孙大人,那败家子说的对春耕有帮助,这是什么意思?”</p>
“我看倒是可以从各个角度,譬如完善一下仪式,有可能是这一次的司农寺春耕礼不太好,咱们让它更庄重一些。”</p>
“等下回去后,群策群力一下,对了,让杨大人也一起来,再去其余衙门问问看。”</p>
公孙复他们在出谋划策,而林尘这一边,自然是毫无疑问地被吕进带到了御书房里。</p>
太子已经在,任天鼎脱去龙袍,他问道:“林尘,这春耕,有什么说法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