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氏好好地打量了一番女儿,见衙内的眼睛都黏在女儿身上,对女儿呵护备至,言听计从,打她出门子那天起悬着的心就放下了。</p>
舒春华对小山和舒满仓说起易先生。</p>
“婆母在外头给易先生置办了宅院,明日开始,你们就去易先生的宅院里读书,他就将教你们三个人。”</p>
“娘,束脩准备好了么?”</p>
梁氏连连点头:“六礼准备了两份儿!”</p>
她迟疑地问:“除了六礼,银钱方面……”</p>
易先生是方家请的,方家给多少钱她不知道,可易先生要多教两个人,梁氏觉得不给银子不好,可是若给,又怕周氏多想,觉得亲家之间还算这么清楚,单独给银钱是不是就不想认这个人情。</p>
舒春华:“单独给束脩银子吧,一个人一个月给十两,一个月一共给二十两。”</p>
二十两!</p>
梁氏倒吸一口凉气。</p>
包子铺一个月挣的钱全给束脩了。</p>
舒春华是知道易先生的来历,说实在话,没有周氏撑着,一个月二十两的束脩那还真请不到这样的先生。</p>
将易先生请来,周氏是花了重金的。</p>
“娘,易先生是先帝时的二榜进士,他当年可是第四!</p>
后来因为性格不适合做官,才辞官云游,顺便教教学生。”</p>
梁氏一听这话,顿时就不心痛了,只幽幽地对舒满仓说:“你们要对得起这些银子!”</p>
好在她手里捏着一笔银子,不然啊……这书哪里能念得起哟。</p>
“春华,你说那鱼塘……我想再弄一个。”读书烧钱啊!</p>
家里还供养两个读书人,就更烧钱了!</p>
一个月二十两,就算他们一年只跟先生学十个月,也得两百两银子。</p>
这还不算平日里的吃穿用度,笔墨纸砚等等。</p>
得挣钱啊!</p>
钱钱钱,命相连!</p>
“行,可以弄!”</p>
“人手要找好!”</p>
“从村里选两个人,从族里选两个人,再买两个人送回去干鱼塘的活儿!”</p>
陆管家来了不但出手阔绰地给她添妆,她和方永璋的婚礼,陆管家也是送了一份厚礼的。</p>
他的态度,其实就代表了庄大人的态度。</p>
故而,即便是运河的事情不成,清江鱼也能在京城风靡起来。</p>
京城风靡了,别的地方还远吗?</p>
到时候,他们这几个小小的鱼塘养的清江鱼可不够卖了!</p>
“您没事儿就四处看看,看什么地方适合养鱼,多买几个鱼塘……”</p>
有了女儿的支持,梁氏一下子就有了底气:“行!听你的!”</p>
舒春华却在想,什么地方够大,适合弄个人工湖,既能养大量的清江鱼,又能弄成园子,引人来游玩。</p>
不过不着急。</p>
慢慢寻。</p>
这事儿可得看缘分。</p>
眼下最为要紧的,是给衙内重金求药!</p>
晌午吃完饭,两人留在家里午歇了一会儿,舒春华就和方永璋去找云大夫。</p>
她开门见山地表明来意:“银子不是问题,您帮我找点儿人手先去寻药吧!”</p>
“就指着您老人家进山去找,还不知道您老人家啥时候才有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