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6章(2 / 2)

人群之中,时不时地爆发出狂喜的叫声。</p>

中榜之人,大喊大叫,一边大笑,一边涕泪横流。</p>

更有许多管家模样的人,凑到这些新科进士面前。</p>

“这位进士老爷,我家乃是成都城里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家主如今有一嫡女,年方二八,不知进士老爷可有兴趣来我家为婿?”</p>

“放心,嫁妆什么的都好说!”</p>

……</p>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见状不由失笑。</p>

“唉,这科举啊,还真是历朝历代都一个样。”</p>

在大明科举放榜的时候,这种情形比比皆是。</p>

朱棣坐在一旁,嘿嘿一笑。</p>

“父皇,这样才好啊。天下的精英都为了科举而奋斗,大明只要搜罗了天下精英,就不需要担心他们造反了。”</p>

对科举的推崇,是历代皇帝有意为之。</p>

宋真宗甚至还写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样的诗句,就是为了让天下所有的精英都能通过科举加入到士大夫这个统治阶级之中。</p>

这种策略是非常成功的。</p>

终宋朝一世,农民起义频发,大规模的如宋江、方腊起义甚至震撼全国。</p>

但这些起义无一例外都失败了。</p>

为何?</p>

因为大宋真正的精英并没有加入这些起义之中,而是以士大夫的身份给朝廷出谋划策,严厉镇压。</p>

没有眼光卓越的精英们进行带领,农民们的起义既没有长远的目标,也没有可执行的斗争纲领,自然就只能是昙花一现。</p>

朱元璋哼了一声,缓缓道:</p>

“朕以前也觉得科举就是灵丹妙药,但看完了乾隆篇的盘点视频后,朕现在不是那么肯定了。”</p>

“若是天下的精英都只知道去当官,没有人去研究技术,那将来大明的官场之中全是一群老油条,但军队和社会真正需要的技术发展却无从谈起!”</p>

www.mbeoge.cc。m.mbeoge.c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