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公公,您当真配得上诗圣之称!”</p>
武常安毫不吝啬夸奖。</p>
此时宫女也接过记录诗词的草纸,上递给周仁帝。</p>
周仁帝怀疑好奇的心,看向草纸。</p>
上面共有两首诗。</p>
第一首。</p>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p>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p>
寥寥数字,却让周仁帝心中微颤。</p>
尤其是那一句,位卑末敢忘忧国!</p>
这句就仿佛体现出了吴忠贤此时此刻的身份地位,以及他的忠心。</p>
吴忠贤的身份,放在这场举国之战里,的确是地位渺小。</p>
纵然他是二品大内总管,但终究是太监!没有实权,也没有资格去商议国事。</p>
但即便是地位低下,他仍旧有一颗爱国之心!</p>
这首诗,让女帝陛下心神恍惚。</p>
或许女帝陛下愿意利用吴忠贤的原因,也是因为他是这般有骨气,才华横溢之人吧。</p>
女帝陛下思绪间,看向第二首诗。</p>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p>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p>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p>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p>
看完这首诗,女帝陛下都情不自禁的抬起了螓首,望向吴忠贤。</p>
他究竟是如何做出这般有意境的诗句?</p>
难怪父皇舍不得杀他。</p>
难怪父皇会为自己留着他。</p>
这首诗,写了国家战败后,是何等凄惨景象的景象。</p>
用在此时此刻,在大周面临绝境的环境下,简直就是天绝!</p>
尤其是让武常安大将军看完后,更是可以明白此次联合的重要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