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少一个知道,就少一分风险,那就别说了。</p>
我们什么也不知道,什么都没听到!</p>
英子梁伟他们都跟着点头。</p>
就是三岁半的梁勇,看大家都点头,哪怕他没听懂,也学着小大人似得点了点头。</p>
看的梁鑫心里暗暗偷笑。</p>
你小子懂个屁!</p>
你听懂了吗,就跟着点头!</p>
梁鑫说完编造的借口,大家沉默了半天。</p>
老妈才重新抱起那二十尺布,脸上强笑着说:</p>
“老大,我听说城里上班人的,都不穿带补丁的衣服。”</p>
“这二十尺布,正好能给你做两身衣服。”</p>
“这可是的确良啊,是好东西,妈只见过别人穿,咱们村,可没谁能穿的上这种布料的衣服。”</p>
“哪怕就是在首都,应该也算有面子的了吧。”</p>
梁鑫笑着说,“妈,你听谁说的城里人就不穿带补丁衣服了?”</p>
“我住的大院里,可是人人都有带补丁的衣服!”</p>
“嗯,不过带补丁的一般都是在家穿的,基本上每个人都有一两套没补丁的,上班或办事儿穿的。”</p>
这时候乡下人穿的,都是补丁摞补丁的乞丐衣。</p>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p>
别拿后世比,说什么后世一件衣服同样穿好几年,可别说补丁了,都看不出来旧,看着跟新的也差不多。</p>
首先就是材质的差距。</p>
这时候无论是城里还是乡下,绝大部分的衣服还是棉料的居多。</p>
棉布本身就易变形,易缩水,易破损。</p>
而且这时候的棉的质量,和后世的棉也没法比,工艺不一样。</p>
再说,你那也叫穿了几年?</p>
你自己说,你有多少套衣服,穿的最多的一件,一年算下来才穿了几天!</p>
这时候人普遍就两三套衣服,那真是翻过来调过去的穿!</p>
而且大家的活动量也不一样啊。</p>
这时候人的工作量,是后世的人能比的嘛。</p>
这些条件一个个叠加上去,自然也就更容易破了。</p>
“妈,这二十尺布,是我带回来给家里的。”</p>
“其实我还留了二十尺在城里,正好够做两身的。”</p>
“所以我想,这布吧,就找人给爸爸做一身衣服,给爷爷做一身。”</p>
爸爸是一家之主,是家里的顶梁柱,他有面子,家里人才能跟着有面子。</p>
所以这种事情,自然要先给爸爸安排上。</p>
这要是先给梁勇做一身,恐怕整个村都得在背后骂这家人傻逼。</p>
(/55608/55608662/295371.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