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是非功过,一念之间(1 / 2)

在敌营深处,安禄山盘踞在营帐之中,心中盘算着应对当前局势的方法。</p>

战事不顺,令他挥之不去的烦忧如影随形。</p>

“将军,前线又遭遇阻击,物资开始供应不足了。”一名亲信快步入内汇报,眉头紧锁。</p>

安禄山闻言,面色瞬间阴沉。</p>

当前大军进退两难,加上冯将反水以及前线失利,局势更加不利。</p>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众敌环伺。倘若粮草不济,恐惹将哗变。”安禄山沉声自语,已意识到深陷险境。</p>

幕僚劝说道:“将军,当务之急是稳定军心,不妨向盟友求助。”</p>

“向盟友求助……”安禄山陷入沉思。</p>

稍作思考,安禄山毅然决定请求李瑁的帮助,一方面解决粮草问题,另一方面巩固自己的后方。</p>

“备笔墨,本将亲作书函请寿王殿下相助。”安禄山下令,他知道,唯有李瑁此时可畏可依。</p>

夜色沉静,长安城一片宁谧。</p>

李瑁书房内灯火通明,他凭窗而立,远眺夜空。</p>

正在此时,阿福急匆匆地赶来,将一封信函递到李瑁手中:“殿下,安将军送来求援信函,全军粮草乏绝,欲求我们助他渡过难关。”</p>

李瑁接过信件,细细阅读,眉头不由得微微皱起。</p>

眼前的文字分明流露出安禄山急迫的需要和求助的无奈。</p>

“安禄山如今可谓是腹背受敌,自身难保。”阿福见李瑁面露思索之色,便趁机说道。</p>

“此番确实是他求到我们头上来了,”李瑁轻声笑道,心中已有考量,“我们该以彼之道还施彼身。”</p>

阿福若有所悟:“殿下若援助安将军,亦可趁机牵制他的动向。”</p>

李瑁点头:“不错。安禄山与我们虽有同盟之谊,但以目前形势,需三思而慎行。”</p>

即便如此,李瑁心中已知:此时给予安禄山援助,同样可能面临风险。</p>

李瑁转回头对阿福下令道:“传令手下,做好粮草准备,随时听候调遣。”</p>

“是,殿下。”阿福领命而去。</p>

不日,紧急粮草随即被秘密送往安禄山营地。</p>

这次援助虽缓解了安禄山的燃眉之急,但事实上也让他更加感受到局势的艰难。</p>

在大帐里,安禄山坐在案头,翻动着手中的卷轴,叹息道:“情势愈发复杂,若无援军难以再持久战斗。”</p>

“将军,寿王殿下这次相助,实乃雪中送炭,足见他并未舍弃我们的联盟。”幕僚一边劝慰安禄山,另一边也在思考接下来的打算。</p>

安禄山点了点头,心中对李瑁多了一层信任:“李瑁确也算不负所望。余当抓住此机,扭转乾坤。”</p>

但除了对李瑁感激,安禄山心中也有一丝忐忑,若今后李瑁提出更大要求,自己能否再度提供帮助?</p>

在往后的时间里,安禄山更加频繁地与李瑁沟通,以期能获得更多的支持和指示。</p>

两人之间的对话虽看似平淡无奇,但彼此心里的小算计无法用言语道破。</p>

而当李亨得知安禄山求助于李瑁,充满了警惕。</p>

在东宫内,高适向李亨汇报:“殿下,安禄山突然向李瑁求助。如此举动未免让人费解。”</p>

李亨轻轻敲打桌面,思索片刻,缓缓说道:“安禄山孤立无援,不得不投靠李瑁。此时我们也需密切关注他们之间的联系,从中寻得突破。”</p>

“殿下担心什麼?”高适细致地观察着李亨的神情,感觉到了他的不安。</p>

“当下大局中,敌暗我明。”李亨缓缓说道,话语间透着一丝隐忧,“不管谁能决胜千里,最终成败皆将影响大唐命运。”</p>

而在寿王府内,李瑁也在默许与安禄山保持微妙的平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