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很深,皇宫内灯火通明。</p>
突然。</p>
御史大夫谢宁,身着孝衣,跪在灵堂外,高呼道:“启禀皇后,启禀国舅,臣诚惶诚恐,冒死进谏,国之储君本应该修身立德,以身作则,为天下表率,但太子李隆,多有失德之处,骄奢淫逸、挥霍无度、不思进取、性情暴戾,并常与奸佞为伍,亲小人而远君子,日后恐危及江山社稷,臣不胜惶恐,恳请皇后废太子以扶国风!以保天下太平!”</p>
此话落地。</p>
灵堂中暴风雨前的宁静终于被打破。</p>
浓浓杀意瞬间弥漫在灵堂内外。</p>
秦风和魏锦颜两人手握横刀,站在一旁,望着谢宁的眼眸中,满是冰寒。</p>
今日他们终于明白了什么叫欲加其罪何患无辞。</p>
谢宁要求废太子,却连一点具体的事件都没有,满嘴的假大空。</p>
“谢宁!”</p>
魏南通怒指御史大夫,沉声道:“今日陛下刚刚殡天,你便在这里大放厥词,胡言乱语,给太子殿下扣上这样的帽子,你究竟安的什么心,难道你就这么迫不及待想要置太子于死地!”</p>
谢宁看向魏南通,不屑道:“魏侯爷,饭可以乱吃,但话不能乱讲,待会本官还要参你一本的呢!”</p>
与此同时。</p>
裴皇后和裴正两人在金吾卫的簇拥下已经走了出来。</p>
魏南通现在就想动手,但他不能。</p>
因为帝王印在他们手中。</p>
所以裴皇后和裴正不动手,他们若是动手那就是谋反。</p>
李隆今日继位,必须要合情合理,符合大义。</p>
所以他在等矫诏。</p>
“本宫看谢大人说的没错!”</p>
裴皇后缓步走出灵堂,眼眸中满是寒意,“这几年来,太子亲近小人,行事乖张,不敬师长,嚣张跋扈,跟荣国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p>
话音刚落。</p>
御前大总管赵要从远处疾步而来,“大行皇帝遗诏,跪听!”</p>
遗诏两字此刻犹如一根根锋利的银针,刺在太子党所有人心间。</p>
因为这是他们最无法防御的外戚派的手段。</p>
帝王印在裴正手中,御前大总管赵要是裴正的人。</p>
所以这遗诏上写的是什么内容,所有人都清楚。</p>
裴皇后,裴正和外戚派众人,已经迫不及待的跪了下去。</p>
李隆,魏南通和一众太子党的人却迟迟未跪。</p>
赵要扫视李隆众人,沉声道:“大行皇帝遗诏,跪听!!!”</p>
李隆剑眉横竖,带头跪了下去。</p>
虽然这是矫诏。</p>
但他也必须听闻内容之后,才能带领众人以矫诏之名反抗。</p>
见李隆带头下跪。</p>
裴皇后和裴正两人的脸上皆是冷笑。</p>
赵要手持圣旨,朗声道:“朕病入膏肓,大限将至,然诸皇子,才疏学浅,德薄能鲜,不足以继承皇位,保江山无恙。国舅裴正,德才兼备,人品贵重,心系天下,有安邦之能。故朕决定.......”</p>
话音未落。</p>
李隆剑眉横竖,愤怒起身,怒指赵要,“陛下病入膏肓,昏迷不醒,哪里会留下什么遗诏,你这分明就是矫诏!众将士听令,皇后与国舅,勾结赵要,谋害陛下,假传遗诏,其罪当诛!给孤拿下这群乱臣贼子!”</p>
话落。</p>
噌啷啷......</p>
魏南通带头抽出腰间横刀,向裴皇后和裴正杀去,“奉太子之命,铲除国贼,保山河无恙!”</p>
随后秦风、魏武、魏锦颜、君逸尘,还有太子党一众武将,带领东宫卫率,向着裴正众人攻杀而去。</p>
不过裴正早有准备,抽出腰间横刀,怒吼道:“太子抗旨,刺杀皇后,意图谋反,将这群乱臣贼子给我拿下!”</p>
转瞬间。</p>
东宫卫率和金吾卫,便狠狠的冲撞到了一起。</p>
犹如浪潮一般的金吾卫,从四面八方而来,向灵堂不断冲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