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渊自知躲不过,就嘿嘿笑着朝刘邦那边跑过去。</p>
而且还跑得飞快。</p>
如果他从窗户逃跑,那就不一样了啊,那样就显得他心虚。</p>
可他往刘邦的方向跑,不就说明他不心虚?</p>
跑到刘邦跟前后,刘渊就结结实实朝着刘邦狠狠行了个最高规格的大礼。</p>
“太祖高皇帝在上,请受子孙后代刘渊一拜!”</p>
“太祖!我是老刘家的后代啊!</p>
我真是!!</p>
我祖上冒顿单于曾与刘氏皇族和亲。</p>
我就是刘氏公主生下的那一脉的!</p>
我们这一脉也跟着公主改了刘姓!</p>
我在努力光复汉室啊!”</p>
“太祖您知不知道啊?</p>
大汉后来灭亡了,让大汉丞相曹操的儿子曹丕篡了位,建立魏。</p>
曹丕为了笼络世家大族,大力推行九品中正制。</p>
就是大力推举贵族出仕的制度,让世家大族愈发势大。</p>
老百姓手中的地越来越少,在夹缝中生存啊。”</p>
“再后来魏室朝廷重臣贵族司马氏篡了位魏的皇位,建立了晋。</p>
这时候世家大族比曹丕时期更强大了,已经可以架空皇权。</p>
他们更不把老百姓当回事。</p>
司马氏皇族还自相残杀,晋地尸横遍野,百姓更是民不聊生。</p>
我这才自立为汉以反晋。</p>
我一直在努力集结各路英雄,光复汉室!”</p>
“我就是心里认同大汉啊!</p>
晋之前还有魏,我为什么不说光复魏室?</p>
就是因为我就是汉刘氏皇族之后,我认大汉!</p>
我真是您后代!”</p>
……</p>
刘渊行了大礼之后,在刘邦说他扯大旗之前,先发制人。</p>
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简单概括一下。</p>
不过,虽然他是在先发制人,可是他也确实不心虚。</p>
他确实是在推汉制,行汉礼。</p>
在他的地盘他也是十分优待汉人,并且努力培养他管辖下的百姓认同大汉。</p>
刘渊自己也是个对汉文化很认同的人啊。</p>
自从曹操把匈奴分解成五部,让他们分散居住在汾河流域后,匈奴五部就进入了一个明显的汉化过程。</p>
刘渊从小看的就是儒家经典,汉家经典。</p>
他要光复汉室,可不是喊一个口号那么简单。</p>
除了怕刘邦说他扯大旗,其余的他还真不心虚。</p>
也就是他祖先确实是冒顿单于,不然他还真敢自称自己和刘备是一样的。</p>
“你起来吧。”刘邦把刘渊拉起来。</p>
打不打他名义的,刘邦不在乎了。</p>
民族大融合是迟早的事。</p>
比如到了沈老师这年代,你再跑到山西曾经匈奴五部聚居地,你还能认出谁是匈奴谁是汉人?</p>
都融合成华夏民族了,身份证上也没有匈奴族啊。</p>
“啊?啊……”刘渊见刘邦不和自己计较,有些意外。</p>
“多谢太祖高皇帝。”刘渊还是很有礼貌地又行了个礼。</p>
刘邦拍拍他的肩膀。</p>
“别把我架起来啊,我哪天不高兴了,一样打你啊。</p>
你怎么说也流着冒顿单于的血啊。”</p>
“啊,哈哈,哈哈!多谢太祖高皇帝。”刘渊还是打着哈哈说感谢。</p>
他看了下刘邦的年纪,应该是白登之围后的刘邦?</p>
刚刚在冒顿单于那里受罪的刘邦竟然不打自己,而且他还自称刘邦后代,嚷嚷着光复汉室……</p>
刘邦不打他,确实对他很容忍啊,他确实要谢一下。</p>
刘邦看着刘渊脸上的神情,立马猜出来刘渊心里所想了。</p>
刘邦轻笑一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