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抽一顿(1 / 2)

第232章 抽一顿“这是什么?”李隆基有些疑惑。</p>

他以前没见过手机,不过刚才看到刘邦他们人手一个,他也看了几眼的,知道是一个会发光的东西。</p>

“叫你看你就看。”李世民直接把手机里的图片打开,再把手机放到李隆基手中。</p>

“好。”李隆基乖乖把手机拿好,乖乖看李世民给他看的东西。</p>

李世民给李隆基看的,是“天下三大行书”之一的,颜真卿的《祭侄季明文稿》。</p>

这是仅次于王羲之的《兰亭序》的行书文稿。</p>

《祭侄季明文稿》如今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馆。</p>

哪怕是爱书法如李世民,也无法弄到真迹。</p>

沈大勇也没带大家去过台北,李世民也没机会拍。</p>

李世民找来的,是网上搜的别人拍的《祭侄文稿》的照片。</p>

只有其中一部分,并不全。</p>

毕竟手机屏幕长度有限,要是把整篇《祭侄文稿》都展示全了,字就小得看不清了。</p>

想要让李隆基看清上面的字,就只能把图片放大,让李隆基看其中一部分了。</p>

“好看吗?”李世民问。</p>

李隆基仔细看了看,看了好几遍,竖起大拇指。</p>

“好看!好看!</p>

此书稿磅礴大气,浑然天成,又极具悲戚之情。</p>

看了让人不免感伤啊。</p>

这书法了得,这行文也了得,这情绪渲染也了得啊!”</p>

“嗯。”李世民吸了吸鼻子,他的眼泪都快流下来了啊。</p>

可因为此时的他除了悲痛,更多的是愤怒,竟能硬生生把自己的眼泪憋住了。</p>

“就是这其中删改的地方也很多啊,看得出来,这是写错了字,又删改,又重写……</p>

写下这篇行书之人,书写之时,应当悲痛到极致了吧?”李隆基看着《祭侄文稿》片段上面的涂涂改改的部分说道。</p>

“嗯,一家老小三十几口人都死了,能不悲痛吗?”李世民压抑着愤怒点点头。</p>

平静的语气下面,是他地动山摇的内心。</p>

“嗯?这么惨!”李隆基瞪大了眼。</p>

“你想听听这篇文稿的作者的故事吗?”李世民问。</p>

“太宗爷爷请说。”李隆基态度恭敬。</p>

他也不明白啊,他创下大唐盛世,太宗爷爷不夸他,而是先给他讲故事。</p>

不管了啊,既然太宗爷爷想说,他就听就是了。</p>

“听故事前,你先去买点东西过来给我。</p>

讲故事,是得有道具的,不然这故事讲得不精彩啊。</p>

你就买根竹竿吧。</p>

不行,竹竿不好。</p>

还是荆棘条吧,你去买几根藤条给我。</p>

系统商城都有的啊。</p>

你拿这个放到商城右边那个发光的圈圈里,它就会变成钱,你就可以买东西了。”</p>

李世民边说边摘下李隆基腰间蹀躞上的一个黄金吊坠,放到李隆基手中,又指了指系统商城画面。</p>

“好嘞!”李隆基拿着黄金吊坠,屁颠屁颠地跑到商城界面那边去买荆棘条。</p>

朱元璋和朱棣跟着李隆基跑过去,十分热心地教李隆基怎么操作。</p>

很快,李隆基就花了几块钱,买了好几根长满刺的荆棘条过来。</p>

“太宗爷爷,这些够吗?”李隆基把买好的荆棘条恭敬地递到李世民跟前。</p>

“嗯。”李世民看了下李隆基带过来的那些荆棘条,挑中最大最长,刺最硬最长的那一根。</p>

“我继续跟你讲这篇文稿的作者的故事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