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最能吃辣的省份,曾经在最难的时候,都没有饿过肚子,就因为红薯这个宝贝疙瘩。</p>
他奶奶以前还说过,曾经沿海地区还跑到他们那边去打工。</p>
而且红薯的产量也是后面才提高的,某些人说辫子国人口四亿,是红薯造就的,纯纯扯淡。</p>
秦墨学历史的,可太了解了,这玩意在当年,就没有离开过沿海地区。</p>
最繁荣的时候,红薯税收年仅14万石,仅占主粮4%。</p>
何来的红薯盛世?</p>
就脱毒这件事,就注定了红薯在当时不可能成为高产的主流作物。</p>
而且那时候,大家还是以米,面为主粮,瞧不上红薯。</p>
用百亿的土地养活几亿人,想想可能吗?</p>
最重要的是,那时候,人口换算是以丁户计算的,一丁四至五人,意味着天下统一之后,就有八九千万人。</p>
太平了一两百年,又有了各种海外舶来品,人口必然大爆炸的。</p>
“不过,先种几代还是没问题的,等脱毒之后,再全国性的推广,在这之前,土豆育苗之后,在北方大面积的种植。</p>
南方可以种植秦庄培育出来的高产水稻,等解决了脱毒的问题,在南方大面积的种植。</p>
北方其实不太适合种植红薯,但也可以分过去,丰富他们的选择!”</p>
这会儿,众人都明白了。</p>
土豆适合在北方种植,那边产量更高。</p>
红薯适合在南方种,但是要脱毒之后,产量才能真正的翻倍。</p>
但不脱毒的话,可能也跟南方种植的土豆产量相仿。</p>
公孙无忌忍不住道:“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p>
“多看多听多问呗,现在海贸这么火热,大乾的外国人是越来越多了,跟他们多聊聊,不就知道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