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状元不是大白菜(2 / 2)

后来大半年的学习,夫子秉承着发挥每个学生的优点,不浪费父母钱财的原则。</p>

认为周大宝走科举之路实在太难,所以建议他们放弃。</p>

当然话可不能说孩子愚笨,这样做不仅伤孩子父母的心,还让自己名声不好。</p>

夫子就说,夫妻俩送来的时间太晚了,要科举5岁送来,还有机会。</p>

但你们错过了,建议走识字路线。</p>

所以才有孙春娇抱怨周家送孩子识字太晚,毕竟当初孙春娇一直吵着要送大宝去读书,周家嫌浪费银子,觉得小孩子太小,学不到东西,一直拖到7岁才送去。</p>

黄氏看到小闺女竟然敢当面顶二姑爷,赶紧圆话说:“你以为考状元那么容易,科考一事,问问大姐夫就知道。”</p>

何家也没底气说考状元,你一个农村小子竟然喊大话。</p>

孙大姑附和着黄氏说:“阿娘说得对,何家够厉害了吧,特别是京城的嫡支,条件够优越了吧,这么多年,何家也没出个状元。”</p>

顿了顿,拍了拍孙小妹的小手说:“大姐今天说话就不客气,你不开心,我也要说的,在外莫要说什么考状元之类的话,不懂的还好,懂得肯定笑你。”</p>

孙春娇最小,孙大姑比她大了整整10年,大姐的话比阿娘的还管用,如今听到大姐批评,心里很委屈,一言不发地坐着。</p>

周二郎看气氛有点凝重,打岔说:“大姐,春娇的性子,你最懂的,她就喜欢在家里说,外面可不敢说。”</p>

使了个眼色给媳妇,也不看看什么时候,大姐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你还快点讨好,莫要惹大姐生气。</p>

何姑爷笑着问:“大宝,在学堂学得怎样,识哪些字?”</p>

赶紧岔开话题,小姨妹乡村长大,不懂很正常,以为状元是大白菜,随便要。何家百年来,也没出过一个状元呢。</p>

周大宝斯斯文文地坐在黄氏下面,听到阿娘说考状元,怪不好意思的,听到姨丈问话,腼腆地说:“《千字文》还未学完,只识几个字。”</p>

倒是稳重的,跟孙春娇的性子完全不一样。</p>

孙大姑听到外甥识字,鼓励地说:“大宝好样的,好好学哈。”</p>

周二郎在一边附和:“大姐,肯定要他好好识字,交了银子的呢。”</p>

孙山听到读书的事,很有兴趣地问:“小姑丈,宝表哥的学费怎么算?”</p>

大家听到孙山的问话,一愣,想不到小子会问这个问题。</p>

孙春娇想也没想说:“一年要交3两银子呢,书本笔墨另算,自己去书斋买,去夫子那买都行,看你要怎样的。哎,大大小小,半年就花了5两银子。”</p>

喝了一口茶,看着孙大姑说:“读书真费银子。”</p>

还是大姐好命,嫁到何家,根本不用愁哥们的读书银,不像我,这些年存的补贴进去。</p>

孙春兰点头说:“读书的确费银子,大宝,可要好好学,识字,将来也好找工。”</p>

大宝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p>

这时候,孙山阿娘苏氏从外面走来,笑着说:“阿娘,大姐,中午了,该时候吃饭了。”</p>

平时一天两餐,中午是不吃的。但孙大姑是贵客,自然按照何家一日三餐来吃饭。</p>

(/35220/35220744/15401442.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