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题名”书店很容易找,不是看店招,是看售货员。</p>
孙三叔一眼就瞄到郑童生的儿子,激动地喊:“郑老哥,好久没见了。”</p>
正在打瞌睡的郑大郎被尖叫吓一跳,猛然地站起来,沿着声音的方向看去,拍了拍胸膛,舒了一口气说:“孙叔文,你喊那么大声干嘛,想吓死人。”</p>
看了看店内,还未到中午时间,幸好里面没有学子。</p>
孙山跟着孙三叔走入书店,两层楼高。</p>
第一层摆满书和读书用到的学习用品。</p>
第二层据说是小型图书馆,供学子来看书,不过要收费。有按次数收费,有按月收费,有按年收费,任君选择。</p>
孙三叔嬉皮笑脸地说:“来,给你带来生意了,我家小儿和小侄子即将上学了,你阿爹介绍过来的,你得给优惠。”</p>
由于郑氏的缘故,加上孙三叔上到80岁,小到3岁都能聊,和郑大郎自然熟。</p>
孙伯民谨慎细微地走入书店,小心翼翼地避开摆放在门口的旧书,对着郑大郎笑了笑。</p>
德哥儿性子活泼,看到郑大郎,脆生生地喊:“舅舅,弘文哥呢,在夫子没见到他呢。”</p>
其实是没话找话说,早就知道郑弘文已经上学了。</p>
孙山跟在后面,腼腆地喊了一声舅舅。</p>
郑大郎是德哥儿的堂舅舅,反正跟着喊就对了。</p>
人多礼不怪。</p>
郑大郎也是好客的,身为书店掌柜,形形色色地人看多了,上门就算客,甭管是穷还是富的。</p>
何况遇到老熟人。</p>
笑着摸了摸德哥儿的大脑袋和孙山的小脑瓜:“你弘文哥已经上学了。”</p>
又对着孙伯民和孙三叔说:“是他们两个要上学?”</p>
孙伯民憨厚地回答:“是的,昨天去你阿爹处报名,今天出来买上学习用的东西,明天就要开学了。”</p>
郑三叔也在旁边附和:“你阿爹今年开学得比较早,我们买东西也比较赶。”</p>
郑大郎白了一眼孙三叔,摆了摆手说:“哪有早,往年都差不多这个时候了,来,给我看看要采购的清单,你放心,怎么说你也是郑家村的半个儿子,我能优惠的肯定优惠。”</p>
孙三叔放心地说:“大郎哥,你办事我们很放心。”</p>
不放心也没用啊,黄阳县就两间书店。一间“金榜题名”,一间你的死对头“蟾宫折桂”。</p>
要是我在对面买,被你发现,我以后再也不敢到郑家村了。</p>
舆论压力大啊,要是被人知道熟人都不帮衬,恐怕要被郑家村人打一顿呢。</p>
孙山看到郑大郎根据清单配东西。</p>
小心翼翼地观察书店里的情况。一排又一排的书摆在那,不敢上去拿,毕竟这样做显得很没家教,不能给孙家丢脸。</p>
德哥儿也差不多,安安静静地看着郑大郎配东西,书店实在太安静,太庄严了。</p>
特别书店的柜台上还挂了一幅孔子像,正直蹬蹬看着你,比郑夫子学堂上挂的那幅还严肃呢。</p>
德哥儿有点害怕。</p>
等了一会儿,郑大郎配上两份一模一样的学习用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