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烂大街的剧情竟然在他身边发生(1 / 2)

孙山最后看的是陈东零的信。</p>

打开一看,陈东零先问候他的身体,随后惊讶他会回来,不过后来又大概知道什么原因,赞同他远离是非之地。</p>

陈东零是前些日子行商归家。</p>

关于唐县令的背景资料,陈东零提供了比较详细。</p>

孙山也知道为什么所谓的县令小舅子敢称自己是县令的小舅子了。</p>

原来是唐县令的正室不能生育,于是纳了一门妾室。</p>

所有唐县令的儿女都是妾室所生。怪不得妾室的弟弟有恃无恐了。</p>

孙山继续往下看,唐县令的大儿子是挂名在正室,所以外人以为是正室所生。</p>

黄阳县离句容县十万八千里,如果不是当地人或者有能力的人,还真不知道这个隐秘的爆料。</p>

唐县令纳的这门妾室是他的青梅竹马,有口头婚约。</p>

因为家贫,想要继续科考,只能找外援。</p>

所以唐县令做起了陈世美,抛弃青梅竹马,娶了如今的唐夫人。</p>

等唐县令慢慢发家,翅膀硬了,唐夫人又没有生育,于是就有大把理由跟青梅竹马再续前缘,把心中的白月光纳了回来。</p>

孙山看到这里,嘴角抽搐。</p>

想不到烂大街的剧情竟然在他身边发生。</p>

孙山是万万想不到这个唐县令也是痴情的,还记挂着老家的青梅竹马,而且一看准时机就“娶”回来。</p>

真是为了各路文人提供创作的生活泉源。</p>

陈东零在信中说道,这个唐县令性子不温不火,不急不躁,跟大乾的官员大差不差。</p>

看到唐县令是怎样的县令,就大概知道大乾各个县的县令是怎样的。</p>

这种县令,陈家一般都会给点好处,做到你好,我好,大家好。</p>

陈东零以为孙山想跟本地的县令打理好关系方便做事,就把陈家怎么做的法子说了出来。</p>

真是贴心的陈大哥。</p>

陈东零还说他查料的时间比较短,唐县令在句容县怎样做县令,还未深入浅出地查出来。</p>

不过上司给唐县令的官评是中规中矩,不出格,不跳跃,属于默默无闻的那种。</p>

至于为什么离开句容县而调到黄阳县。</p>

是因为山西布政使有个学生要来历练,刚巧看到这个唐县令在句容的时间够长了,于是把他调出来。</p>

让自己的学生替代唐县令的位置,好让学生在自己的行政管辖范围内做官,努力刷一番业绩,方便高升。</p>

不要问陈东零为什么知道这种情况。</p>

陈家也是如此做法,完全以己度人!</p>

默默无闻的唐县令就这样被挤出来,跑到京城述职,之后黄阳县这里有空缺,就把他调过来了。</p>

至于唐县令想不想来,由不得他。</p>

如果不来,就继续等空缺。</p>

如今有资格做官的人多了起来,他一个举人身份出身,又没有后台,再不来黄阳县,就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的空缺了。</p>

何况唐县令年纪也五十多了,做官最多也只能做十年,没条件挑三拣四,只好来到穷乡僻野的黄阳县上任。</p>

孙山看到这里,心凉凉的。</p>

一个十八线官员,不受朝廷重用的官员,却能在黄阳县作威作福。</p>

真是好讽刺。</p>

孙山把信一一收好,深深地吸吸一口气,又呼出一口气,才把内心地躁动排了出来。</p>

连续好几次,才稍微舒服许多。</p>

孙山想了想,还是到府城一趟打听更多的消息,至于县城这里,已经安排人帮忙盯梢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