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省府赶考(1 / 2)

喻今朝和谢沧渊白天在书房研究崔怀信的文章,晚上在图书馆研究崔怀信的文章。</p>

谢平知道两人忙碌,并没有打扰,乖乖地一个人练习缝合技术。</p>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六月底。</p>

学习的人多了一个。</p>

郑霈不客气地搬到了谢宅,只因谢沧渊偷偷把崔怀信是主考官的消息透露给他,又给了他崔怀信的文章。</p>

郑霈感激涕零。</p>

他家虽然家底颇丰,但没有能耐打探到乡试主考官是谁,更别说拿到主考官的文章。</p>

一开始他打算把文章抄录回家,后来发现自己一个人学,不如与谢沧渊一起探讨学问。</p>

谢沧渊也这么认为,两人一拍即合。</p>

除了郑霈,谢沧渊还给张兆去信,只是张兆回信,说自己不打算今年下场。</p>

他因为家中艰难,耽误了好几年时光,虽然四月份时考中了秀才,但心知以自己的学问,没法通过乡试。</p>

倒不如沉下心学习,三年后再拼。</p>

谢沧渊没有强求,崔怀信的文章他是用不着了,便收拾了一些其他书籍和文章,让人给他送回去。</p>

七月初,谢沧渊和郑霈结伴,一起去省府赶考。</p>

全家人都去码头送行。</p>

看着大船离岸,船上孙子的身影模糊不清,谢奶奶终于还是没忍住,在码头边哭了出来。</p>

谢敬云忙给她拍背:“娘,您别想太多。”</p>

大家都知道,谢奶奶这是想起了儿子和儿媳,当年,夫妻二人就在这里登船,谢敬风更是抱着无比的希望前往省府。</p>

谁知最终,却葬身在大运河里。</p>

她心里害怕,害怕登上大船的孙子,也会……</p>

可她不能阻止孙子登船,船的那头是孙子梦寐以求的光明前途。</p>

大家看着惊慌失措的谢奶奶,心里都不好受,他们什么都治不了,唯一能让谢奶奶安心的办法,就是谢沧渊平安归来。</p>

从凌州府出发,坐船到汉阳省的省府吉安府,只需要两天。</p>

谢沧渊很庆幸这副身体不晕船,下船时,他脚步稳健,气色红润。</p>

相反郑霈,脸色苍白,浑身无力,需要下人搀扶。</p>

“我太讨厌坐船了。”</p>

谢沧渊打趣道:“若是此次乡试考中,便要去京城参加春闱,我听说路上要坐半个月的船,丰润兄,届时你该怎么办啊。”</p>

郑霈脸色更白了。</p>

“好你个谢阔之,我将你当成兄弟,你居然对我落井下石。”</p>

谢沧渊大笑了几声:“好了,不耽误时间,我们快去客栈,然后请个大夫给你看看身体。”</p>

早在六月初,谢沧渊就已经派人提前来到吉安府做准备。</p>

叫荣贵的小厮被张忠义寄予厚望,派来处理此事。</p>

荣贵小跑过来:“少爷,我等在吉安府里租了一间二进小院,那里环境清幽,周围都是读书人,少爷还有郑公子,请随我来吧。”</p>

荣贵办事果然周到,不仅租了院子,还请了厨娘,房间早已打理得干干净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