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齐现在唯一有点威胁的,只有南域的辰王。”</p>
“不过没有影响,大齐南域那边,会有人帮我们拖住辰王。”</p>
“十六年时间,草原的儿郎已经成长了起来。”</p>
“血债唯有血偿!”</p>
……</p>
大齐西北,守将江威。</p>
作为西北边境的守军降临,日子无疑是非常清闲的。</p>
自从十六年前一战,西北那些蛮子就被彻底打怕了。</p>
十几年时间,那些蛮族再没敢踏足大齐一步。</p>
一开始大齐还比较担心,到后来就彻底对西北边境放宽了。</p>
先是裁撤了西北各处的军屯哨所,然后又消减的西北边境军队的数量。</p>
没办法,毕竟西北这面产粮少,想要在这里维持大军,就要从大齐的中部运粮食。</p>
粮食翻山越岭到了西北边境,也就损耗的七七八八了。</p>
再加上各级的上下其手,维持西北边境的军队规模,对大齐来说是相当昂贵的。</p>
正是因为如此,十六年时间里,西北的边军一削再削。</p>
要不是朝中老将极力坚持,现在西北边境的那些要害地方,可能守备的人都不够了。</p>
不过,即便在朝中老将们的坚持下,西北边境依然只有三万军队的规模。</p>
三万人,理论上只是坚守的话,那些要害城池,关卡,和重要的军屯能够保住。</p>
这种情况下,就算西北那些蛮子大举进攻,整个西北的守军只要坚守不出,以各处的要害为据点,会大幅拖慢西北蛮子的进攻速度。</p>
到时候,不管是拖到东西两大营挥师西北,还是拖到蛮子的攻势无以为继,自己退去,都能解决问题。</p>
可现实之下,西北的情况远比朝堂认为的要糟。</p>
朝堂之上党争不断,折射到地方上,同样是管理混乱。</p>
天子眼皮底下的京城,都是乌烟瘴气,更不用说天高皇帝远的西北。</p>
实际的西北,目前守军只有一万人出头,而且这一万人不少是老弱病残,留在军营也就勉强吃一口不至于饿死的汤饭。</p>
西北的军械,还是十六年前的那些,别说换新的了,损坏的军械也没地方去修。</p>
这些年拨下来的军费,从京城出来的时候,本来就被抠的剩不了几成,到了西北这边,地方主官,各级将领上下其手一番,基本就全没了。</p>
也就是说,朝廷现在按照西北有三万精兵强将的标准拨钱。</p>
可实际上,西北就一万老弱病残,剩下的两万个名额,都是各级将领吃空饷用的。</p>
至于购置维护军械的钱,更是一文都剩不下。</p>
要是上面有人来查,业务所谓。</p>
那笔军费,分出去了那么多,京城的官有几个没拿过这笔钱。</p>
而且,就算有个别的,非想查出点什么的,西北的土匪那么多,安排一场意外,再简单不过。</p>
人一死,死无对证。</p>
大齐西北的状况,不少人知道,甚至齐宗明也知道。</p>
可没有人重视。</p>
反正西北那些蛮子已经多年不见了,都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十六年前那一仗,死干净了。</p>
然而大齐不知道的是。</p>
就在西北边境之外,草原上十几年的隐忍,积攒下来的力量,正蠢蠢欲动。</p>
……</p>
南域,辰王府。</p>
辰王看到最新送来的卷宗,眉头皱起。</p>
“南边那些人又不安分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