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面首?(1 / 2)

“祖父,可是说刚封的太子?”</p>

“正是!”</p>

此时鸦雀无声,一片静谧。</p>

郑父开口说道:“阿爹,这太子刚刚上位,在京郊那些田地的归属问题上,虽说他一句话就能定夺,可那崔、卢、王三家,连太子府的门都未曾迈进过。”</p>

刚上位的太子元卿荣,乃是当今皇上的嫡子。</p>

当今皇上有九个儿子,他历经诸多艰难才被立为储君。</p>

为了让百姓安定,他长期在外奔波,行事低调又隐秘。</p>

近些年来,他极少现身,除了皇上,鲜少有人知晓他的模样。</p>

突然提及太子,这祖父定然是掌握了什么特殊的消息。</p>

“早些年在京郊送了几处宅子给太子,那宅子中的仆妇,我在街上偶然碰见,打了声招呼,她隐晦地告诉了我。”</p>

“阿爹,您是清楚的。为了平衡各方势力,太子在京郊田地上,从未松口。此番贸然前去,恐怕会碰一鼻子灰。”</p>

“那就想办法,一旦将此事办成,日后郑氏的地位必定截然不同。”</p>

“爹,再说了,这些年太子行踪不定,怎么可能一直待在京郊呢?”</p>

“太子胞弟元衫戊早些年间,因替他喝了一杯有毒的汤羹,以致余毒未清,为护着这胞弟,他凡事都亲力亲为。”</p>

“所以,京郊林间那座耗费巨资修缮的小行宫,是为了给三皇子养病?”</p>

京郊行宫位于京城外的南边,引入了温泉水,即便在冬日也能见到蝴蝶。</p>

加上依山傍水,又挨着护国寺,乃是大吉之地,所以皇上下令重兵把守,旁人不得靠近。</p>

没料到,竟是为了太子和他的胞弟。</p>

“祖父,听说那里戒备森严,即便我们知晓了,也难以进入啊。”</p>

郑崇一脸关切,可嘴角的假意却显而易见。</p>

郑睿泽附和着:“祖父,是不是那仆妇骗您的?”</p>

“之前确实不能确定,但是陛下说三皇子要在明日的食糯节宴请儒士学子去行宫赏雪。”</p>

“特地送来了请帖相邀,不过年关将近,朝堂定会繁忙起来,我们分身乏术。”</p>

“机会难得,所以才再三催促睿泽回来。”</p>

话音落下,郑祖父掏出一张请帖。</p>

“凝霜,到时候人多,京城守将都需一同前去拜会。不然,进进出出,在守城礼节上有所疏忽可不好。”</p>

崔凝霜没有回应,五年都未曾有过提醒,这郑祖父不过是为了,在外人面前用她,找回郑睿泽和郑氏的颜面。</p>

“食不言寝不语,此事本不应在饭桌上提及,但睿泽、凝霜你们既然是夫妻,就该记住齐心协力为郑氏办事。”</p>

郑祖父再次提醒。</p>

王氏迎合着说道:“爹说得极是,崇儿忙于公事,无暇另娶,那睿泽回来了,凝霜一定要为郑家开枝散叶才行。”</p>

“晚上母亲为你们布置一番,将新婚之夜补回来。”</p>

郑崇早年丧妻,却一直未再娶,也不知是没有合适的,还是惦记着原配。</p>

郑家着急让两人成婚,也是盼着早日抱上孙子。</p>

郑睿泽淡然道:“我挚友邀我去相聚,今夜就不回来了。”</p>

郑父重重地咳嗽了一声。</p>

王氏即刻领会其中之意。</p>

怒意涌上眉头:“不回来?你要是敢再丢下凝霜,去找那个外妾,我就叫人将她乱棍打死。”</p>

“娘亲,您可别乱来啊。”</p>

“你看我敢不敢!”</p>

崔凝霜默默吃着,冷眼瞧着这一出。</p>

在边陲这么些年,自己为他忙前忙后不说;</p>

单就两人见死不救那事,搁谁身上能当作从未发生过。</p>

她虽已释然,可看到郑睿泽时,还是有些不自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