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三章 赵王亲征(二)(2 / 2)

虽然看着兵马众多,但他们要防守朝廷边境,拱卫京师,分散下来,朝廷的机动兵力远不能和赵王相比。

赵王本身在编的兵马就有十五万,他暗地里又豢养了十万兵马。

原本有女真后金牵制赵王的精力,赵王的二十五万兵马,并不能随心所欲地调配。

二十五万兵马至少有十万兵马需要防御后金,甚至要十五万兵马才能保证自身不失。

然而周廷的灭金之战,彻底解放了赵王被束缚的双手,后金被赵麟所灭,赵王不仅后背再无敌人,甚至还趁乱大肆劫掠后金的青壮、牛马,赚得盆满钵满。

从战略上来看,灭金之战,获益最大的就是赵王。

杨清源、李承恩、王华这些人不是看不出来,但是这不是战略失误,而是当时的周廷没有更好的选择。

就算周廷不灭后金,赵王也会主动出击,覆灭后金,如此一来不仅让赵王占尽了好处,还得到了灭国之功。

赵王原本在朝野的威望就极高,若是再加上灭国之功,麟德子更加难以与之抗衡了。

两害相权取其轻,周廷只能选择取灭国之功,尽可能从后金之战中汲取利益,来减少赵王所能得的利益。

此战之后,赵王背后再无敌人,高句丽不过国,疥癞之患,根本不被赵王和周廷放在眼郑

赵王随即在战略上获得了主动权。

再回雁门关。

雁门关固然易守难攻,据地利之势足以抵挡赵王的兵锋。但反之,一旦雁门失陷,并州便彻底暴露在燕王铁骑的马蹄之下。

原本赵王这一步棋,堪称妙手,但现在被邱福硬生生下成了昏眨

“邱福人呢?!”赵王忍不住要问罪邱福,这个蠢蛋竟然将大好局面葬送,实在是难辞其咎。自己定要重重责罚,才能解自己的心头之恨。

到现在,赵王依旧没有想过杀了邱福。

邱福虽然谋略不足,但是确实赵王最信任的人。

犹如魏武爱虎侯,太祖喜开平一样。

许褚和常燕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二人在政治上缺少精明。

而这种人恰恰是君主最喜爱的,作为一个掌军的大将,太过精明反而会被君主所猜忌。

开平王亦是如此,他作战勇猛,横行下,但在政治上毫无顾忌的杀降就明问题了。

他根本不顾及这些,这反而让太祖更加喜爱。

开平、中山二王陨落之后,太祖将“忠武”的谥号封给了开平王,就可以看出太祖的态度。

对于赵王而言,邱福就是他的“常燕衡”,赵王朱楷是对他寄予厚望的,希望他能成为第二个开平王。

起初之时,常燕衡与邱福相似,仅仅是有勇无谋的将领,太祖将其带在身边时时告诫,“啃在勇,全胜在谋。昔,关羽号万刃,为吕蒙所破者,为无谋也。尔宜深戒之。”

抛开太祖对于关青龙的评价不谈,这番话是有道理的。啃在勇,全胜在谋。

只是赵王没等到邱福的成长,反而等来了邱福的死讯。

“邱将军被龙武军围杀,力竭而亡,便龙武军副都督赵麟枭首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