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军打开自己的电脑,调出常委草拟的国家机构,投射到屏幕上。
中央政治局、中央军委、下属:组织部、财政部、外交部、国防部、司法部、工业部、农业部、交通部、水利部、商业部、宣传部、教育部、卫生部、民政部、邮政部、能源部、公安部、总参、央行、国资委,法院、检察院。
未列入的单位还有国家税务总局、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安、廉政。
几乎是后世国家机构的翻版。
代表看到这些曾经熟悉的部门名称,突然间有了不可名状的使命感和神圣感。
这些部门名称意味着,这是自己参与打出来的江山,一定要将它托付给靠得住的人,才能走得安心放心。
要不是心系抗日大业,穿越众根本就不用如此仓促,完全可以按部就班的推进建国大业,建设计划,以及政府权力交接制度。
这也意味着,这些部门的建立,将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官员或公务员队伍。
这不会在次形成赵宋朝廷的冗官冗费吧?
看到投影幕上的部门,张隽豪和龚运发用眼神交流了一下,都没有做声。
心里几乎同时想到了同一个问题,以后的华夏民族共和国,地方政府即便按中央政府的编制复制,都是一个庞大的官僚体系,民众能承受这么庞大组织产生的费用吗?
农民地租已经定了,一成五,这个比例绝对不高,也不能再高了,再高就不利于休养生息了。
工商业税率还没有商榷,定的过高,肯定会抑制工商业的发展,定的过低就不足以满足政府的开支。
收入不足的官员或公务员就会另辟蹊径,寻找寻租的机会或增收的途径。
于是,苛捐杂税,搭车收费以及行为就出来了。
实际上后世有人统计过,一个县竟然有五十多个局,还有若干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据闻有的农业县一年的财政收入基本上都供养本县政府公务员了。
嗯,不行!地方政府决不允许设置如此多的部门。
大宋的县级官府只有知县县令、县丞、主薄、县尉四名官员,其它就是吏员,官员有俸禄,吏员没有薪水。
皇权不下乡,不是不想下乡,而是没有那么多的财政收入,养不起更多的官员。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官府对农村的管理就交给了地方乡绅和宗族,省钱是省钱了,但是等于将农村的管理权拱手出让给了乡绅和宗族势力。
北宋是经济发达,文化昌盛,望县须达到四千户,人口两万人以上,而辽国、西夏的县级行政区域人口则更少。
就算按基本的行政机关设置,能设置财政局、税务局、公安局、教育局、卫生局、农业局、工业局等七个局的县,人口起码要求达到十万以上,而这样的人口规模,在大宋出了开封县和祥符县,其它县几乎不可能达到五万人的规模。
看来不能照搬后世的行政机构设置制度,必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否则就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但是中央政府机构也需要作相应的缩减,否则地方政府难免不上行下效。
治理天下太复杂了,真是坐天下难啊!
打天下简单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