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时间里,他算是清楚认识到了——寒门难出贵子。</p>
单就揣测主考官喜好这一事,不少人找的先生,就压根不懂这个。</p>
有些乡镇,坐馆的先生都是只考过童生试的,他们自己都只是侥幸撞到了主考官的喜好,然后被录取了。</p>
然后这样的先生,去教书育人,手下的弟子,能过童生试的又何其稀少。</p>
到了后面,府试和道试,再到乡试、会试、殿试,其实都是要按着主考官的喜好来考。</p>
有些家境贫寒,没钱去打听的人,只能蒙着头,一味的瞎考。</p>
这到了考场上,撞上了主考官的喜好,那是闭着眼都能被取中。</p>
若是撞不上,那就像那些刚嫁进苛刻婆家的新媳妇一样,那是站也不是,坐也不是。</p>
总之就是,主考官怎么看你就怎么不喜欢。</p>
所以这考试之前揣测主考官的喜好这一件事,对于科举的学生来说,是何其的重要。</p>
赵策刚穿越的时候,觉得自己家里就剩下那几两发霉的米,已经够苦了。</p>
然而在古代待的越久,他越是觉得,自己是幸运的。</p>
他所在的村子,并不是深山老林里那么偏僻的地方,找的先生也是一个满腹经纶,受过正经教育的秀才公。</p>
而且自己还有一点能力,能得到不少人的帮助。</p>
至于这篇文章......</p>
赵策回去后,单独找了李秀才说了这件事。</p>
李秀才看着这张纸上的文章,讶异道:“你居然能弄到这样的文章?”</p>
赵策笑道:“学生前不久帮了一个将军一些忙,他便以此作为谢礼。”</p>
李秀才赞道:“你这忙帮得还真是值得。”</p>
说着,他也从自己的书本中,抽出一张白纸。</p>
打开后,他给赵策说道:“这是先生我花了不少心思得来的一篇文章,虽然这时间不如你的近,不过也是一份不错的范文。”</p>
(/14200/14200562/18164829.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