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的提督学政给自己取字......</p>
赵策心想,本来想着明年等到自己加冠的时候,请自己的先生为自己取字的。</p>
如今徐大人虽然只是取中自己为秀才,并不算真正的座主。</p>
然而他是朝廷御史,对自己也有知遇之恩。</p>
既然他开了口,那为自己取字,确实比自己的先生李秀才更为适合了。</p>
赵策想了想,便说道:“学生自是愿意的,多谢大人抬爱!”</p>
徐大人对他的态度很是满意,笑眯眯的摸着自己下巴的胡子。</p>
想了想,他开口说道:“策,乃鞭策之意。”</p>
“你出生寒门,却能发奋读书,不停进取。”</p>
“《马说》有云: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p>
“我便为你取字为‘临之’吧。”</p>
“愿你以后,仍能保持初心,以策而临之,继续往前走去。”</p>
“想必,日后会有更多人,认识你这匹千里马!”</p>
徐大人给赵策取的字,可以说是对他相当的看重了。</p>
赵策听了他的一番话后,由衷的拱手道谢:“多谢先生赐字。”</p>
徐大人慈爱的看着赵策,甚至拍了拍他的手说道:“临之,我既为你取了字,也算是你半个先生了。”</p>
“日后你若是到了京师,我留了京的话,大可来寻我。”</p>
“虽然明年我卸了督学之职后,在科举上也说不上什么话了。”</p>
“但是你也不用怕。”</p>
“本官姓徐,即便不任提督之职,也能在京城予你一二分帮助。”</p>
虽然不算是真正的师徒,但是这有了师生之情,关系也不一样了。</p>
徐大人现在,也就把赵策当成是自己人来看待。</p>
他对于赵策的出生和经历,始终觉得颇为惋惜。</p>
毕竟这样的人才,要是出生在一些好些的家庭,现在的成绩必定是不可预估的了。</p>
徐大人又拉着赵策,说了一些功课上的话,教了他一些后面读书的技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