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1 / 2)

到了屋里,炭火烧的正旺。</p>

赵策把身上的披风解下来,交给身后的许方。</p>

不多时,一个耄耋老人被人扶着走了出来。</p>

来人虽然年老,但是依然能看出他高大的身材来。</p>

这般年纪的老人,从赵策身前经过,也只比正值青年的赵策矮上小半个头。</p>

只是这人,给赵策的感觉……</p>

并不大好。</p>

按理说,孔子的后代,应当也是自小学习圣人书的。</p>

这一言一行有着圣人行的约束,最多古板一些。</p>

面前这个前衍圣公,却给了赵策一种衣冠禽兽的感觉。</p>

扶着他的那个人,年纪看起来四五十岁,并不做仆人打扮。</p>

这人的感觉,跟他扶着孔弘绪有些差别。</p>

不过差别只是在身份地位上,内里那点……</p>

听闻古代大户人家的肮脏事也多,莫非是因为这个原因?</p>

赵策看了一眼,很快便低下了头。</p>

孔弘绪坐下后,看着面前的年轻人。</p>

“就是你要买我们孔家的山?”</p>

说话间,眼神带着一丝审视。</p>

赵策拱手说道:“孔夫子好,学生正是为此而来。”</p>

孔弘绪观察了几眼赵策。</p>

外面穿着国子监统一的服装,也看不出来什么料子。</p>

只是衣襟上有一片惟妙惟俏的刺绣,看起来便是出自好绣娘之手。</p>

既然是国子监的学生,那想必也是读了不少圣贤书的。</p>

孔弘绪脸色缓和了一些,问道:“你是国子监的监生,是哪家的人?”</p>

赵策来这里,自然是做好被查户口的准备。</p>

“学生来自岭南,上个月刚进国子监,乃是圣上今年刚册封的永西伯。”</p>

听到赵策的话,孔弘绪总算有点满意了。</p>

这人身家清白,出身也不错。</p>

买他们孔家的山,就算勉强够资格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