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9章(1 / 2)

刘健有些不确定的说道:“若是要开海禁,那军事上必定要增加不少的投入。”</p>

“如今国家国库空虚,若是再在军事上增加,恐怕陛下的内帑调度,也是远远不够。”</p>

太宗时,郑和六下西洋,耗费的人力和财力,都是巨大的。</p>

后来国家财政不堪支撑,这项声势浩大的活动才被停止。</p>

那时候要什么没带回来?</p>

这没带回来的,无非也就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p>

到了后面,沿海地区各种倭寇、强盗侵扰,烦不胜烦。</p>

大明也基本彻底失去了航海的统治力。</p>

前不久的争论,还是毫无结果的。</p>

如今当今圣上的口风变了的话,那这事想必也会跟着变了风向。</p>

谢迁也摇摇头:“此事得不偿失。”</p>

“为了这永西伯带来的香料,就要开海,实在是太过草率!”</p>

李东阳笑了一下:“陛下乃是明君,又如何会因为一两样吃食而做出此等兹事体大的决定来?”</p>

谢迁有些不高兴的哼了哼。</p>

“陛下不会,但是禁不住小人谗言。”</p>

刘健看了一眼李东阳,李东阳面色不改的说道:“谢公此言过于重了些。”</p>

谢迁不高兴的说道:“永西伯是以军功承的爵,此人无甚背景,也就一个秀才功名。”</p>

“如今为了笼络陛下和太子,这般的煞费苦心。”</p>

“此等做法,实在是令吾等不齿!”</p>

上次太子的事情还有陛下训斥,这次轮到了陛下,他们三个人也不好当面明说。</p>

陛下一向圣明,对着他们这些文臣也是礼遇有加。</p>

他们也不想为了这点还没发生的事情,驳了陛下的面子。</p>

若是到时陛下真的不管不顾开了海禁,那他们怎么也要拼一下的。</p>

三人说着话,已经到了宫门外。</p>

各自分别后,李东阳想起两位同僚这生气的样子,又想起自己曾经有过一面之缘的赵策。</p>

想了想,让轿夫改了方向。</p>

此时的永西伯府外,朱厚照算着时间,也是刚到。</p>

赵策早上去国子监下学,家里只有一个小妻子在。</p>

朱厚照自然不好直接进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