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数,都是什么时候的了?”</p>
“太宗之后,宗室的俸禄便一直在减。”</p>
“现如今,大多数俸禄都以宝钞的形式发放。”</p>
“你每日听政,都听到狗肚子里去了?”</p>
大明宝钞,里面含的水分大家都知道。</p>
国家没钱,就算弘治皇帝是一国之主,也挤不出这么多的银子和粮食去发放俸禄。</p>
他们这些做皇帝的,又不是傻的。</p>
在太宗之后,宗亲俸禄便一直削减,到了现在,大部分都折成了宝钞。</p>
弘治皇帝当然也知道这件事。</p>
大明发展至今,皇室宗亲的人数已经到了一个让他都觉得无奈的地步。</p>
前不久统计出来的,庆成王一百多个儿子的奏折,他也只能苦笑一声。</p>
这是太祖定下的规矩,他能怎么办?</p>
“啊?”朱厚照有些不可置信的低头看着自己手中的白纸。</p>
错了?</p>
这时,他才想起。</p>
刘瑾好像找来的数据,很是全面。</p>
从太祖至今的文字记载,基本都有。</p>
自己急哄哄的算着数,结果用的却是以前的数据?</p>
朱厚照挠了挠头,小心的看了一眼弘治皇帝:“额......”</p>
“可是俸禄虽然减了,皇室宗亲的人数却没有减。”</p>
“那、那太祖规定,所有宗室成员不准从事生产,这粮食......”</p>
“原本削减之前的粮食发展至今,便不够吃了。”</p>
“这削减后的粮食岂不是更不够吃?”</p>
“若是按照这样发展下去,二十年后,下面的人怎么办?岂不是要饿死好多?”</p>
朱厚照小声嘀咕道:“他们也不能去占领另外一个岛,那怎么办呢?”</p>
这话说的,弘治皇帝也陷入了深深的沉默。</p>
方才朱厚照胡乱算的一堆数字,在他看来,只是一个无稽之谈。</p>
然而后面这一句话,却让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p>
国朝无钱,自然要削减皇室宗亲的俸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