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8章(1 / 2)

“再加上其他地区的盐商,吾估计两位国舅囤盐得有上百万引!”</p>

引分为小引和大引,小引200斤,大引400斤</p>

一引平均是三百斤,折合银六钱四厘,另税银三两。</p>

上百万引……</p>

就算不按卖的银子,只算成本价,换算成银子……</p>

赵策心中都不禁惊呼一声好家伙!</p>

这两个国舅爷人在京城坐着什么都不用做,别人孝敬的银子都能砸死他们!</p>

这囤积的盐,不说全大明百姓,都不知道够边疆战士吃多少年了!</p>

刘如愚说完,看着赵策若有所思的脸,又补充道:“罢了,此事你也不必理会。”</p>

“陛下自会有定夺的。”</p>

和赵策一段时间没见,刘如愚刚一见面,就忍不住打开了话匣子。</p>

不过他今天上门,除了唠这些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p>

“对了,秋闱在即,你准备的如何?”</p>

“吾这段时间还在等着吏部安排职位,空闲的很。”</p>

“你若在学业上有疑问,吾可以与你一同探讨一番。”</p>

刘如愚没有提先前他家里发生的事情,而是与赵策寻常老友一般说着事。</p>

他一个两榜进士,做赵策的先生都绰绰有余了。</p>

但用的字眼却是一同探讨。</p>

赵策心想这来的正好。</p>

最近他押了不少题,做了不少的经义文。</p>

原本想着下次带几份请杨守随帮忙看看的。</p>

如今有一个自愿的苦力在自己面前,怎么会不用?</p>

赵策点头道:“最近我确实作了不少经义文,那就麻烦刘大人帮我看看了。”</p>

刘如愚一听赵策确实要自己帮忙,高兴的就要跟赵策进了书房。</p>

“北直隶虽然文风不如南直隶,但因着有国子监,周边也都是科举大县。”</p>

“所以你此次参加乡试的难度,会比你在原来州府参加难度要大上许多。”</p>

“不过你也不必担心,主考官那边,吾会帮你尽量打听一番。”</p>

“虽然不到陛下指派那日都不一定能准,不过也好过你没有任何的目标的闷头读。”</p>

两人聊着赵策功课的事情,没走几步,那边突然传来喊声。</p>

“老爷!”</p>

是门房老张的声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