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8章(2 / 2)

弘治皇帝闭了闭眼,让自己冷静了一点。</p>

他沉声道:“既然认识不到你的错误,那你便回去面壁思过。”</p>

“什么时候考虑清楚了,什么时候再出来!”</p>

朱厚照把手中的策论扔到桌子上,鼻孔中重重的“哼”了一声。</p>

“我没错!”</p>

说完,便气呼呼的离开了。</p>

弘治皇帝呼吸粗重,深深的吸了几口气,才算是镇定下来。</p>

一旁看戏的几个人,这时候也才敢开口。</p>

“陛下,太子年纪尚小,但天资聪颖,想必会想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p>

弘治皇帝苦笑一声。</p>

“就怕他日后认准了什么人,就只听那人的话。”</p>

“若是那人是永西伯这种于朝廷有益的人还好,若是换了其他人呢?”</p>

“只要这样一想,朕又如何能放心的把国家交到他手上?”</p>

其他人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含糊的劝了几句。</p>

后面的策论,他们也没太多的心情看了。</p>

随便翻了翻,也没看到什么好的办法。</p>

对于加印宝钞的事情,佀钟虽然说自古以来没有先例,但如果后面他们真的想不到太好的法子,估计也不得不用这个法子暂时度过难关了。</p>

......</p>

朝堂气氛沉重,那边的朱厚照则是气鼓鼓的回了东宫。</p>

弘治皇帝说罚他思过,但他又哪里会思什么过?</p>

开海禁也是太祖的决定,最后对国朝有利,不还是开了?</p>

不止开了,这船刚回来,又迫不及待的安排第二次出海了。</p>

太祖还说,国朝要一直白养着皇亲们。</p>

如今不也是五世而斩了?</p>

每一样都说会动摇国朝根本,但每一样不都做了?</p>

(/14200/14200562/18164242.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