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着,倒是觉得此词内里的鼓舞之意,与李公这两句鼓励新科进士的诗句,有些许相似。”</p>
当然,这两首诗词,在赵策看来,并没有可以比较的地方。</p>
毕竟背景完全不一样,诗词的含义也是完全不同。</p>
只是赵策都不得不佩服这些读书人。</p>
怪不得后世语文要考阅读理解,原来这些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美德。</p>
自己吟了一首诗,他们就已经解读了一箩筐的意思出来。</p>
无论有没有这样的意思,反正经过这些文人们的点评,都挺像那么回事。</p>
只是大佬们点评的正爽快,却苦了底下的这些新晋举人们。</p>
为了今日的鹿鸣宴,他们可是准备了许久。</p>
不少人都作了自认为满意的诗来,准备在鹿鸣宴上大放异彩。</p>
然而这第一个人刚念完,上面一群考官们就只顾着点评他的诗词。</p>
这让后面的人,更是紧张不已。</p>
珠玉在前,他们后面吟的诗,哪里还能入得了别人的耳?</p>
果不其然。</p>
在经过这一首经验的词后,上面的官员们点评后,才示意继续往下作。</p>
第二席的年轻人,原本还想着在秋闱上自己惜败,正好能在鹿鸣宴上与赵策一争高下。</p>
然而这词一出来,他顿时就像被焉了的茄子一般,再也提不起什么胜负欲来了。</p>
费宏示意第二席继续,他只能站起来,干巴巴的作了一首七言诗。</p>
诗词不错,也得了几位考官点评的“才思敏捷,端方雅正”这些评语。</p>
然而这些人的脸上,再无刚刚的惊艳之意。</p>
赵策坐在座位上,慢悠悠的吃着桌上的美食,一边听着其他人作的诗词。</p>
(/14200/14200562/18164189.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