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目前看来,还真不是这样。</p>
不然这么多次的佛道之争,又是怎么出现的?</p>
不过,这也不影响能屈能伸的大丈夫认错。</p>
赵策干脆道:“陛下教训的是,是臣冲动了。”</p>
弘治皇帝也知道赵策这人,认错的速度比太子还快。</p>
他有些好笑的说:“今日一事,用不了多久就会传出去。”</p>
“这些僧人既然争辩输了,那朕也该有所表态。”</p>
“既然此事因你而起,那你倒是说说,朕该如何处理?”</p>
论道输了。</p>
只要今日的事情传了出去,这几个僧人,绝对讨不了好。</p>
他们估计会被逐出佛门,再也没有寺庙肯收留他们。</p>
最终或是还俗,或是流落街头,做一个野僧。</p>
相对的。</p>
既然他们给赵策安了道教的身份。</p>
那作为统治者的弘治皇帝,也要对此事作出表态来。</p>
按照历朝历代的惯例。</p>
在皇帝面前论道输了的一方,无异于会招来灭顶之灾。</p>
无论佛道,先前都迎来过几次统治者的大清洗。</p>
今日发生的事情,不止皇帝,就连未来的皇帝,都是看在眼中的。</p>
这也是为什么,刚刚的大师,甚至连脚步都开始虚浮了起来。</p>
一个人死,可能还不算太怕。</p>
但如果因为他害死了一群人。</p>
那他身上的罪孽,可就洗不清了!</p>
弘治皇帝作为一个仁慈的守成之主,当然不会用这么激进的手法。</p>
但不激进的手法,他一时也有些想不到了。</p>
赵策思考了一番,才说道:“陛下,臣听闻先帝之时,大肆册封了许多的僧人。”</p>
“一直到如今,我大明境内的僧人数量都还是不少。”</p>
(/14200/14200562/18164105.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