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当初对着吾等,解释的很清楚。”</p>
“所以你若是要做这些,必须得做出新意来。”</p>
还、还要新意?</p>
赵策觉得自己要石化当场了。</p>
这些新政内容,当初他和弘治皇帝说的一清二楚,甚至掏箱底的内容都拿了出来。</p>
如今他还能拿什么新意?</p>
李东阳看赵策一脸宕机的样子,不由的笑了笑。</p>
“你策论一向重实务。”</p>
“言之有物,能直接为朝廷所用,固然是好。”</p>
“但为官之道,可不止实务。”</p>
江湖不止打打杀杀,做官当然不止干实事。</p>
人情往来,君臣上下,为上之法,御下之道。</p>
赵策听着李东阳的话,一时茅塞顿开。</p>
李东阳在看过赵策的会试首场的文章后,便把心态放平了。</p>
后面又看了赵策后面两场的文章,他居然有了一种十拿九稳的感觉。</p>
早早把这科举考完,也好早完成人生大事。</p>
至于排名如何,李东阳也不敢妄言。</p>
便老老实实的等待着会试放榜。</p>
而刘如愚那边收到赵策同乡们的文章后,也专程抽了点时间出来,到赵策的府上,给各位点评了一番。</p>
因着他在府里的时候,也曾经与赵策的这些同乡们吃过酒的。</p>
因此他也就没有拘束,也和众人一边吃着酒席一边聊。</p>
反每次科举考试结束后,伴随着的都是各种的宴席。</p>
吃完这顿,后面还有各种各样的宴席等着他们。</p>
刘如愚点评也不说的太绝对,只大体从几位阅卷官的爱好,和众人大致分析一下文章里的意思是否能撞中主考官们的喜好。</p>
(/14200/14200562/18164042.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