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6章(2 / 2)

那胥吏摆摆手,赶紧道:“大人,行不通了。”</p>

“昨日那些读书人还个个都喊着要朝廷彻查定西侯舞弊案,今日却不知道怎么的,集体噤了声。”</p>

“下官派人去问过了,只剩那么一两个落第举子愿意签上名字。”</p>

“如此一来,就算是上奏,估计也是无济于事!”</p>

就在众人都观望着这一场会试风波的时候。</p>

这场风波却不知道为何,就突然消失了。</p>

不止消失了,京城中的才子们,个个都开始改口。</p>

对着赵策交口称赞。</p>

对此,赵策也觉得颇为满意。</p>

不费一兵一卒,不战而屈人之师。</p>

实乃上策是也!</p>

会试中了之后,赵策便也算是从国子监肄业了。</p>

以后就不用去上学了。</p>

带着新科贡士们去礼部演礼,又觐见了皇帝后。</p>

接下来的日子,赵策便可以专心在家准备殿试了。</p>

三月十五日,才是殿试举行的时间。</p>

期间赵策把李东阳和刘如愚拿过来的题目,都刷了一遍。</p>

殿试只考一篇策问。</p>

但这策问却与平常考试是不同的。</p>

这次要写的,是三千字左右的长议论文。</p>

基本就相当于科举第一场所有的字数了。</p>

字数太少的,就算你写出花来,也都会直接被扔到三甲去。</p>

因此,怎么把这议论文写长,才是重点。</p>

不过这对赵策来说,也不算有难度。</p>

毕竟他已经有刘大人传授的独门注水长篇的技巧。</p>

杨守随那边也让人送了一些历年的真题来,赵策练习了一些。</p>

又把这些真题代入去李东阳等人出的短题目去,写了几篇文章。</p>

就这么天天练习着。</p>

(/14200/14200562/18164034.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