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陈锐说的是事实。蜂窝煤这种商品,与其他商品有些不同。比如说粮食,大家每个月的消耗基本上差不多。不会出现这个月吃两石,半年后吃一石,这种巨大的差异。
朱厚照说道“平江伯说得很对。情况的确是这么个情况。我想其他人也是这种看法。其实,我也是这种看法。要想彻底解决流民的问题,仅仅靠西山采煤,制造蜂窝煤是远远不够的。现在我们虽然解决了十七八万的流民,可是仍然有几万流民没有工作,只能靠京城的施粥过活。而我们解决的这十七八万流民的生计,也只是暂时性的解决,绝不是长久之计。这段时间我们就要未雨绸缪,要采取其他的策略,继续解决流民问题。比如给一些人路费,让他们回乡种地。再研究其他的产业,分流一部分流民。这样的话,到了明年夏天,虽然蜂窝煤的销量下降很多,但是我们的工人也减少了一些,这就不会出现平江伯的担心了。”
“殿下英明。原来殿下早已将此问题考虑清楚,解决了此事。臣佩服。”平江伯陈锐恭敬地回道。
刘瑾适时夸赞道“殿下真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奴婢真替殿下高兴。”
其他各人也都纷纷附和。
朱厚照则谦虚地说道“对待每一件事情,我们只需要认真研究,考虑长远、周到一些。就能发现问题所在,也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始终认为,办法总比困难多。”
陈锐对朱厚照的计划十分好奇,就问道“殿下。那您还研究了什么产业呢?”
朱厚照笑着说道“我去西山的途中,看到京城外的山上光秃秃的,树木都被砍伐殆尽。这么下去是不行的。所以,明年开春,我打算组织人植树造林。还京城一个蓝天白云。”
为了维持京城的薪炭供应,京城外的树木都被砍伐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砍伐区域越来越远,不仅运输越来越困难,而且还破坏了环境。
对于环境保护,大明从上到下还没有这方面的意识。
可是,日益恶劣的气候和环境,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内忧外患尚未得到解决,对于这个环境问题,自然也就没有人重视,更没有人去解决。
随着砍伐面积越来越大,环境越来越不好是必然的。
朱厚照作为来自现代的穿越者,自然知道越早治理,付出的代价会越小。
因此,他才有了过段时间,拨出一部分流民在城外种树。既能给他们一些活干,还能改善京城周边的环境。其重要意义,不亚于西山采煤。也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大好事。
只是自己的良苦用心,朝廷上下有多少人能够理解,认识到其重要性,那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朱厚照既然是大明的皇太子,那他的所作所为只要是为大明好,为大明的未来好,为大明的百姓好,那就可以了。
别人理不理解,能不能产生共鸣,并不重要。
<sript><sript>
<sript><s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