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周人的历史(2 / 2)

周朝的时候,鲁国人为祭祀姜嫄、后稷建立的宗庙也叫“閟宫”,就是这个原因。

后来,姜嫄又生了个孩子,叫台玺,即后稷的弟弟。

弃和台玺兄弟都不喜欢放牧,却喜欢农业种植,他们种的作物不仅种类多,而且总会大丰收。

大家看看后稷的弟弟叫“台玺”,其实“台”就是“邰”,是以国为氏的。

根据当时游牧民族的野蛮风俗,男孩子到了成年,是要单独建立族氏,独立生活。

弃和台玺兄弟不想跟着邰人过游牧的生活,决定自己出去混混,他们先到了西北的天柱之山不周山下,在这里建了一个国,就以“周”为名,生活了几年,觉得这里不太好,又开始迁徙,上古时代的国族部落迁徙是家常便饭,到了昆仑虚(泰山)西南部黑水之间的都广之野。

这里沃野几百里,不仅土地肥沃,而且物产丰富,《山海经·海内经》里说都广之野“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啬)。鸾鸟自歌,凤鸟自儛,灵寿实华,草木所聚。爰有百兽,相群爰处。”是块极其肥美的乐土,适合发展农业。

弃、台玺兄弟二人就在这里安顿下来,仍然称为“周”,因为他们位置处于虞夏疆域的西部,所以被称为“西周”,和后来历史上周武王建立的“西周”不是一回事,虽然它的确是周国的前身。

弃和台玺在这里带着族人靠播植百谷过日子,成了赫赫有名的农业专家,有虞氏知道了,就封了弃为后稷,主管农业的官,还赐姓为“姬”,所以西周国就是个姬姓国。

根据《竹书纪年》的记载,到了帝丹朱时期,后稷和大禹联合造有虞氏的反,他领头把帝丹朱抓起来流放了,大禹许诺他世世代代都是“后稷”,所以周人的头领在夏朝大部分当农业部部长,后来夏人迁到东夏,中间断了几代,到夏桀又迁回西夏,不窋去朝见夏桀,仍被封为后稷。

后稷死后,葬在都广之野,这里有“后稷垄”,“垄”就是坟墓的意思。《山海经·海内经》里说:“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淮南子·地形训》说“后稷垄在建木西”,都是指这里。

后稷没有后人,根据“兄终弟及”制度,把西周国君的位子传给了弟弟台玺,台玺又传给儿子叔均,就这么传下来周人的一支。

叔均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农业技术比后稷、台玺还高,他不仅发明了沟渠灌溉、排涝,还发明了牛耕,这可是中国农业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发明。

另外就是发明了用巫术驱逐旱魃的方法,所以被尊为“田祖”,所以古代的农业神有两位,一位是后稷弃,一位就是田祖叔均。

《世本》和《史记·周本纪》里说周人是后稷之后,还说不窋是后稷之子,其实是错的,唐代司马贞在《史记索隐》里就辩驳说:

“《帝王世纪》云:‘后稷纳姞氏,生不窋’,而谯周按《国语》云:‘世后稷以服事虞、夏’,言世稷官,是失其代数也。若以不窋亲弃之子,至文王千余岁唯十四代,实亦不合事情。”

这个看法是很正确的。后稷是周的开国先君,但他是旁系先王,直系先王的第一代是台玺,第二代是叔均,从叔均到不窋,不知道又过了多少代,因为周人直到周文王时期还没有祭祀祖先的习惯,所以这些世代统统都失传。

到了周武王灭了商,也学着商人那样开始祭祀祖先了,可祖先的名儿多想不起来,大家看看《逸周书·世俘》里的记载,他们祭祀的祖先是大王、大伯、王季、虞公、文王、邑考,就这么几位,以前的统统没有。

到了战国时代的人为了编排谱系,搜罗了一些周人的先王名儿给串起来,可从后稷到文王,经历了虞、夏、商三朝一千多年才只有十四个人,而且还没有台玺和叔均,说出来谁都不信!因为那本来就是零碎拼凑的一个世系,并不完整。

周人和夏人一直互通婚姻,关系密切,所以周人是夏人的铁杆同盟。

夏朝灭亡后,周人还自认为是夏人的正宗流派,自称为“夏”,一直到灭了商建立了周朝,还是自称为“夏”,其同姓国都称为“诸夏”,又称“诸姬”(周人姬姓),他们文化礼仪制度称为“华”,“华夏”这个词汇就是这么来的,它是周代才有的一个词汇和观念,以前没有。现在有些书或影视作品说黄帝尧舜时期就称“华夏”或“华夏族”,那纯粹是不懂历史的瞎扯淡!

在夏代的西周国还是个中不溜的国家,不大也不小,在诸侯中并没有太高地位和太大的影响,但他们农业发达,国家比较富裕,有三千人的常备军队,比较有势力。

夏桀时期周的国君是不窋,就是夏桀的后稷,农业部长,在夏邑供职,西周国这里,是不窋的儿子伯鞠搭理,他是西周国的世子,也是代理周侯。

伯鞠一听是夏后巡省到此,十分吃惊,急忙带领全体族人和官员把夏桀一行人迎接进周邑,好生贡献,设宴款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