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蚁打车的最大股东是萧奇,占有50%的股份。
第二大股东就是雷布斯了,他拥有35%的股份,剩下的15%是拿给他招揽起来的六七个各大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的。
相对来说,小蚁打车的股权分布并不复杂,股东也就是他们十来人。
可是大家对组建出来的小蚁打车,都非常的满意。
雷布斯凭着一张嘴巴,就能从萧奇那里忽悠到50亿的资金,并且还会间接的得到仙女公司的人脉庇护,替他们遮挡许多的麻烦和困难,这对于小蚁打车是非常重要的。
在华国做公司,无论你承认不承认,关系始终是第一位。
就像是马耘前世把资付宝给剥离出来,美国和日本闹得那么厉害,但马耘直接就发表言论,会邀请华国的社.保.基金入局,这下子美国人和日本人一下子就傻了——社.保.基金加入进来,那华国政府肯定是百分之百的支持马耘的,他们还玩个屁啊?
因此很快的,在2011年马耘就和雅虎和软银达成了协议,付出一定代价的同时,总算是合理的拥有了资付宝。
小蚁打车动的蛋糕非常多。
Uber在美国、欧洲、日韩等国家,都遇到了这样那样的挫折和为难,你更别说是在国内了。
如果没有萧奇来撑腰,雷布斯他们一时半刻肯定不敢上小蚁打车这个项目,就算是找到什么靠山的话,也肯定是不如萧奇的。
无论是在高层还是各大一二线城市,仙女公司都有着莫大的影响力,不敢说一点困难都没有,但和没有萧奇入股相比,起码是减少了90%的困难。
这就已经足够了!
他们这群高层早就商量过,只要给小蚁打车一点生存的空间,它就能跟泡发的黄豆一样,把头顶的石头都给顶开,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更别说萧奇这么大方的把小蚁打车估值100亿人民币,还给了50亿人民币,这就代表着他们不用四处求爷爷告奶奶的筹集资金,指着用就行了。
用完了还能从萧奇那里再拿,谁叫他是第一大股东呢?付出的自然也就更多了。
在宣传之前,雷布斯和运营团队曾经有一个很激烈的争论。
那就是要不要在运营的初期实行大量的补贴和优惠,让更多的人可以体验一下小蚁打车,从而以后就逐渐会习惯使用小蚁打车。
这也就是和所谓的商场开业促销是一个道理。
一方面是策划总监和商务总监坚持,另一方面是财务总监和运营总监反对,后勤总监、人力总监等人持中立态度。
雷布斯也是有些迟疑不定,按理说两种各有各的好处,也各有各的缺点,似乎都行,也似乎都有些不足。
所以这事儿他去问了萧奇。
Uber就是萧奇创立的,许多规则也是萧奇定下的,要论这个世界上谁对网络打车软件最熟悉,除了萧奇,没人敢说第一。
Uber是一开始就没有什么优惠的,小蚁打车不知道适不适合用这个法则。
萧奇倒是给意见给得很爽快。
“不能给打折,打折什么的最不可靠,就算是因此能吸引一些顾客,但没有了打折,他们转身就会走,一点儿都不可靠。……不过一些优惠政策还是可以有的,比如说一个月达到多少钱就可以送多少抵用券,这些你们可以具体去商量。”
雷布斯听着深以为然。
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小蚁打车并不会开业就来七折乘车,免费乘车等等,而是从一开始就很正规的运营。
比如说在首都,最低三公里以内是10元,然后一公里算1.2元。
而出租车三公里范围13元,一公里2.3元,前世的每次乘车1元燃油附加费倒是没有,这也是托萧奇的福。
算下来从基本的费用就省了30%,而乘车距离越长就越优惠。
所以即使是没有打折什么的,算好了这个价格比较的白领和年轻人们,都会觉得划算。
小蚁打车收取的费用,仍旧是车费的25%,和前世的滴滴一样。
但滴滴除了收取费用之外,其实它并没有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单纯的有点抽成的意思。
可小蚁打车不同,它会拿出总收入的20%,捐赠给所在城市的交通管理部门,用于所在城市的公共设施服务。
然后总收入的20%,将交给法国和日本的两家保险公司,让他们承担车辆的保险任务。
接下来,还有20%的收入,将对小蚁打车的签约司机,进行定期的培训,增加他们的服务意识,以及对车辆的状况检查。
还有20%的收入,会放在服务方面,针对每个顾客的投诉建议,都会很认真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