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就是不放人(1 / 2)

以温首辅为首的一众朝臣大佬,来到思政殿面圣。

元康帝早已等候多时。

“诸位爱卿,南诏叛乱越演越烈,袁爱卿上本,说要增加募兵人数至少五千。让户部兵部和少府,准备更多的军械战车以及粮草棉布。诸位议一议吧!”

“陛下,袁大人还在路上,怎么就要增加募兵人数高达五千。敢问,究竟是谁给他提供的南诏情报,为何政事堂没有收到只言片语,内阁也是半点消息没有?”

“陛下,此事有待商榷,以防袁大人虚报军情,夸大南诏战事情况,趁机吃空饷。袁大人爱财之名,天下皆知,难保他不会在军饷一事上动脑筋。”

“荒唐!”元康帝怒斥,“袁爱卿虽然爱财,但取之有道。他的人品朕信得过,绝不是一个会吃空饷的人。而且,如果他真要吃空饷,也不会在这个时候上本建言,扩大兵力。

定是他得了准确的消息,知道南诏情况远比朝廷了解到的更为严重,才会未雨绸缪,提前扩军。尔等休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陛下息怒!或许我等的确误会了袁大人。只是他人还办半途,不曾到南诏实地了解情况,开口就要扩军五千,着实儿戏。扩军一事,臣以为可以缓一缓。当然,粮草军械布匹可以提前做好准备,以备不时之需。”

温首辅果然是和稀泥第一人,两边都不得罪,采取折中的办法,调和双方的矛盾。

元康帝冷哼一声,扫视众人。

“诸位爱卿意下如何?可赞同温大人的意见?”

“首辅大人老成谋国!”

“臣赞同首辅大人的办法,可以先预备着,等到南诏那边的情况核实之后,确实需要扩军的话,到时候也不迟。”

元康帝问道:“就这么办?”

“陛下若是不满意,不如下旨让袁大人尽快赶往南诏,时间上更急切些。”

元康帝呵呵一笑,“就按照温大人的意思办吧,各个衙门先将自己负责的部分预备好,一旦南诏战事不利需要扩军,所有辎重粮草布匹必须及时运往南诏。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并无!”

“如此甚好!议完了第一件事,接下来我们议一议第二件事。”

众臣打起精神,想来第二件事才是今日的重头戏。

袁友仁的奏本,不过是开胃菜而已。南诏那边仗还没开始打,正儿八经的算,远远没到众人提心吊胆,日夜焦虑的时候。

等到何时弹劾袁友仁的奏章漫天飞,才是需要下大力气重点关注袁友仁的时候。

元康帝双手背在背后,面色冷冽,“最近,朝中群情汹涌,每日都有人上本为三位皇子求情,要求朕将三位皇子放出来。何故?”

几个臣子面面相觑,无人说话。

陛下分明就是明知故问嘛!

成年皇子,年长的皇子,在朝臣心目中的地位远远高于幼年皇子。再说了,当初为什么将三位皇子关入宗正寺?还不是因为袁友仁。

这是切入点,朝臣自然抓着不放。

但理是这个理,话却不能这么说。

谁要真敢这么说,那真是头铁,非同一般的头铁。

“各个衙门很闲吗?”见臣子们都不说话,元康帝动了怒火,“有闲到每天没事干,就盯着朕的家事吗?”

“陛下的家事就是国事!”左都御史邱大人总是嫉恶如仇,他就是忍不住,就是想出来怼一怼皇帝。

元康帝大怒,“朕处置几个不孝子,难道还要经过诸位臣工的同意?是不是,朕的后妃要生孩子,也要经过你们的同意?”

“陛下息怒!邱大人不是这个意思。只是,一下子关押三位亲王,着实事关重大。而且,三位王爷都已经得到了教训,在宗正寺有好好反省,眼下正是多事之秋,何不小惩大诫,将三位王爷放出来,让他们在衙门听用将功赎罪。”

关键时候,总是温大人站出来打圆场,不至于君臣之间面上太难看。

元康帝嗤笑一声,“他们三个能做什么事,全都是废物。朕养儿子养了几十年,就养出了一群废物点心。让他们去衙门将功赎罪,怕不是多的事情都出来了。”

次辅崔大人站出来,“可是,皇子们成年后理应在各个衙门历练,如此方能有所长进。就算是普通人家的儿郎,长大了也要出门做事,既是考察也是锻炼。皇子们将来要么是一国之君,要么就管着封地。若是没经过必要的锻炼,如何掌事?请陛下三思!”

“请陛下三思!”

崔大人说的才是老成谋国之言。小门小户都知道让儿郎们出门锻炼,没道理皇室家族却将儿郎们关在宗正寺不问世事。这是养接班人,还是在养傻子?

无论是皇位,还是封地,总不能让一个傻子去承担责任吧!

陛下任性也得有个度,莫要小家子气。

更重要的是,必须借此机会打消陛下废长立幼的疯狂想法,表明朝臣的态度:绝不赞同废长立幼。

如果陛下非要这么干,那么,朝臣必将反抗到底。

说到底,还是相权和皇权的斗争!

究竟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全在则一次次博弈中,你来我往的较量。

元康帝呵呵冷笑,“朕什么时候说过要在这三个皇子中择一人继承皇位?诸位爱卿莫要想太多。”

“难道陛下看中七皇子,八皇子?”

四皇子有点愚笨,一直都是个不被重视的人物。

至于五皇子和六皇子,七八岁的时候已经夭折。

剩下七皇子,八皇子,九皇子,还有十一皇子。

十一皇子年幼,母妃身份低微,不做考虑。

七八九里面,老七和老九一母同胞的兄弟,老九为幼,不做考虑。

剩下的有资格竞争,只有七皇子和八皇子二人。但,这两位皇子到如今还没展露出什么才华,只能说平平。

说到底,朝臣心目中属意的人物,还是居长的三位皇子,主要就是吴王刘璞,以及定王刘珩。

至于卫王刘玉,逐渐进入朝臣们的视线,或许也可以考虑考虑。

既然,皇位继承人就在这三人当中选择,当然要提前做好安排,多多锻炼,莫要做个昏君。

可是陛下偏偏将最重要的三位皇子关押在宗正寺,真是荒唐啊!

“无论朕看中了谁,都不是你们现在该问的。”

左都御史邱大人左右看看,突然出列,斗胆说道:“请陛下早定国本,以安人心。”

又是国本,元康帝大怒。

“放肆!朕春秋鼎盛,为何要早定国本。安的又是谁的人心?”

“安的自然是天下人的人心。”

“荒谬!这些年,你们总拿国本说事。好似朕不定下国本,就会国将不国!然而,数年过去,朝堂内外越来越好,尔等纯粹是杞人忧天。”

“敢问陛下关押三位王爷,却不肯给一个准确的时间,莫非也是因为国本?”

好大的胆子,竟然敢当面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