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以辞职为要挟,但是这份财政削减方案实在是太过严苛,势必会得罪大部分的阶层,所以在最终国会投票表决的过程当中,在野党的议员们毫不犹豫地否决了这份提案。? 壹 ??? ?看书 ??书·1?k?a?n?shu·
原本在国会当中,执政党的席位就没有占据到大多数,可以说这是一个跛脚的政府。现在又严重地授人以柄,自然在野党毫不客气地在总理的脸上扇了一个大大的巴掌。
辞去一个总理简单,因为很容易就能找到下一个替代品。而如果得罪了民众失去选票的话,那后果绝对是灾难性的,在野党在利害关系上分得非常清楚。
结果显而易见,苏拉格底在提案被否决的第二天就向葡萄牙总统提出了辞呈,正式宣布辞职。
他也算言而有信。
按照葡萄牙的法律,如果出现政府首长辞职的情况,可以在而后的55天内举行大选,重新组建政府。而在这个过渡期间,仍然由前任政府的官员担任相关职务,以保证在这段时间内国家的稳定和政务的顺利进行。
苏格拉底内阁的垮台立刻引起了连锁反应。
首先对此作出反应的是惠誉公司,在第二天就下调了葡萄牙主权信用至a-,展望为负面。紧接着标准普尔公司在9日也跟进,将葡萄牙主权信用等级调低至bbb-,这是标普连续两周对葡萄牙的债务情况作出调整。
同时,关于未来葡萄牙新政府是否能够继续严格支持和执行此前葡萄牙议会通过的三份紧缩方案,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在新政府没有浮出水面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数。
在这种情况下,葡萄牙的国债表现就可想而知了。五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一路飙升,逼近9%的水平。而十年期国债方面,则直指10%,远远超过了市场其他国债的表现。
在cds方面,葡萄牙的主权cds更是飙升到600点,即如果想要投资1000万欧元的头寸。需要花费60万欧元的价格买入相关的信用掉期,同时每年还要上交一定的保险费用。
一句话,因为政局的不稳定,葡萄牙的外部环境急速地恶化起来。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各路人马纷纷跳了出来,包括经济学家、政客、企业家、工会代表、普通民众,各自对目前的经济形势发表一番似是而非的点评,然后讨论葡萄牙接受欧盟援助的可能性。
在全民抉择的时候,一个政党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即先前执政的社会党。他们原先的领袖,前总理现过渡政府总理苏格拉底,一反常态地表示,葡萄牙需要欧盟的援助。一看书????·1?kanshu·
同时社会党的竞争对手社民党和社民中心党也表示,寻求外部援助成为目前葡萄牙的唯一出路。与此同时,他们对前任政府大加鞭挞,认为对方要为今天的局面负全面的责任。
毫不示弱的是,社会党也对社民党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攻击,试图将这个黑锅甩到对方的身上,双方为了下一次的大选发生了大规模的论战。
但即便局面再混乱。三大政党至少还有一个共通点,即现在的葡萄牙只有通过外部救援才能够走出难关,很快三方的看守议员在这一点上就达成了共识。
4月7日,葡萄牙正式向欧盟提出救援的申请,继希腊和爱尔兰之后,成为第三个欧元区因为债务重负而不得不寻求外援的国家。
在经过一个多月的谈判后,终于在大选之前,过渡的看守政府和欧盟以及imf达成了救援方案。
在这份援助方案当中,欧盟和imf将在未来三年内,总共援助葡萄牙780亿欧元的贷款。让人感到讽刺的是。在这份方案当中,欧盟和imf提出的条件包括了增税、冻结养老金和工资增长、减少失业救济金并缩短发放时间等要求,这几乎和当初社会党提出的财政缩减计划一致。
但更为让人感到诧异的是,包括社民党在内的葡萄牙三大政党纷纷表示。自己一旦上台,将严格遵守援助条款。
而在当初苏格拉底政府提出的财政削减方案当中,社民党是最主要的反对力量。
至此,葡萄牙的债务危机正式宣布告一段落。
接近半年的时间内,包括对冲基金、评级机构、国际投行、执政党、在野党、欧盟和imf等各种力量的掺和之下,葡萄牙政府最终不得不以提前换届的代价接受了外界的援助。
“终于接受援助了!”
在飞往多伦多的飞机上。钟石收到了葡萄牙过渡政府低头的消息,不由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忙活了那么久,最终还是必然要低头,真不知道这些家伙到底是怎么想的。”
如果说葡萄牙政府一开始就选择接受外部援助,那么接下来就没有那么多的事情了。但事实绝不是那么简单,因为害怕权力被干涉影响他们不得不选择强硬地应对,但最终还是被市场击败。但这一来一往,就过去了接近半年的时间。
而这接近半年的时间成本,将由普通的葡萄牙民众来承担。
“钟生,你对形势的预测实在是太厉害了!”
同行的江山,则半点这方面的觉悟都没有,只是一个劲地恭维钟石道,“事情正是按照你之前预想的那样发展,简直是一步都没有出错。上帝啊,你实在是太厉害了。如果我们参与到葡萄牙的投机活动,说不定又有几十亿欧元的收益入账了。”
“只不过是区区的几十亿欧元,你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却没有看到长远的危害!”
钟石很无语,放下手中的文件,郑重其事地对江山说道,“你想一想,我们在希腊上做过一次,在爱尔兰上又重施了一次,现在是葡萄牙,这已经是第几次了?”
“三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