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纸(第四更)(1 / 2)

战国赵为王 熙檬父 1138 字 2022-09-27

就在陈城之中暗流涌动、矛头暗指赵国的时候,数百里之外的邯郸城之中,赵国的君臣对此暂时还一无所知。

赵丹今天的心情极好。

几年前就吩咐下去的造纸术,在赵国工匠们好几年的努力下,终于开始出现了突破。

一张看上去比较黄、而且还有点粗糙的纸张就摆在赵丹的面前。

造纸术,被称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对于中国乃至是整个世界的文明进步都起了极大的作用。

在赵丹的面前站着两名造纸工匠,这两名工匠是特地来给赵丹介绍造纸术的。

远古以来,中国劳动人民就已经懂得养蚕、缫丝。在如今这个战国时代,以次茧作丝绵的手工业已经相当普及。

这时候的劳动人民处理次茧的方法称为漂絮法,操作时的基本要点包括,反复捶打,以捣碎蚕衣。

此外,中国古代常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为丝麻脱胶,这种技术也给造纸中为植物纤维脱胶以启示。

这飘絮、脱胶的办法,对于赵国匠人们在造纸的过程中起了很大的借鉴作用。

赵丹面前的这张纸,就是这些赵国工匠们通过赵丹的介绍,再结合上面的办法,重复不停的实验了几年时间,改进了无数步骤之后才得来的。

根据工匠们的介绍,这张纸是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炒、烘等工艺最终制造而成。

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比起绢帛纸也提高了很多。

这实际上就是历史上蔡伦造出来的“蔡侯纸”。

想要造出这种纸,大概需要四个步骤。

第一是原料的分离,就是用沤浸或蒸煮的方法让原料在碱液中脱胶,并分散成纤维状。

第二是打浆,就是用切割和捶捣的方法切断纤维,并使纤维帚化,而成为纸浆。

第三是抄造,即把纸浆渗水制成浆液,然后用捞纸器(篾席)捞浆,使纸浆在捞纸器上交织成薄片状的湿纸。

第四是干燥,即把湿纸晒干或晾干,揭下就成为纸张,大功告成。

赵丹在听完了介绍之后,迫不及待的拿起了毛笔,开始在纸上挥毫落墨,写下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八个大字。

一口气写完之后,赵丹稍微的后退了两步,打量了一下自己穿越之后的这第一部“书法作品”。

嗯,有待提升……

赵丹咳嗽一声,收回了将这书法作品赐给面前这两位赵国大匠的打算,对着这两人笑道:“如此说来,这纸张便是由汝二人制成的?”

两名匠人之中比较年老,已经有些两鬓斑白的那一位连忙说道:“回大王,这纸张乃是集众人之智慧而成,臣二人不敢贪功。”

“很好。”赵丹笑了起来:“既然如此,那么汝等一会回去呈一个有功者名单上来,所有有功之人皆赐爵一级,赏金一千。汝等领导有功,赐爵两级,赏金一万,另赐酒食、绢布!”

两名匠人闻言大喜,立刻跪下大礼参拜:“谢大王!”

要知道这个年代的匠人身份地位其实并不高,在“士农工商”之中也就比商人要高一点罢了,征调随军的时候也是制作一些投石机之类的攻城器具,或者修理铠甲弓箭什么的,能上战场立功的机会很少,获取爵位的可能性是低之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