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你把蓝田带到你家去吧。”她笑着说。
龚香一下子就笑了,刚才蓝田才亲耳听到公主说让他住在行宫中,不到半个时辰就又被他给带出行宫了,这蓝田还不恨死他啊。
一定会更加努力的钻到公主面前,拼命给公主摆去当皇后的好处。
公主就可以从他那里得到更多了。
姜武心情很糟,因为他已经从姜姬的态度里察觉到一件事:她想去帝都看一看,去亲眼见一见皇帝。
她的心越来越大,人越来越远,渐渐的飞到天上去了,他好像越来越追不上了。
帝都。
黄松年、徐公、毛昭等人坐在一起,商量陛下选后的事。
人选已经有了,他们在送到皇帝面前之前,需要先商议出来谁适合为后,谁适合为妃。
首先排除出去的一个是燕国,国朝不继。
徐公就很讨厌燕国:“不知什么肮脏血脉窃居王位!”
虽然梁朝一直没有对燕国换大王的事做什么,但逢到什么好事,梁朝上下都不会算上燕国。
其次就是晋国了,太小!选后当然要选大国公主。
排除了两个小国之后,剩下的就是在大国中间选人品好,名声好,父祖皆无恶名的公主了。
排在首位的是魏国公主。
黄松年倾向于魏国公主,“依我看,魏国公主最佳。”
首先,魏国公主与皇帝有血脉之亲;
其次,从几个诸侯国看,魏国的事最少,历代魏王都是循规蹈矩之人,也没做过什么出格的事,王室之中也没什么恶名,与魏国相对的,比如赵国啊,郑国啊,鲁国啊等等,国中丑事太多,选这些国家的公主为后,太丢人了。
最后,魏国公主多。由于魏王传承没出过什么大问题,所以魏国王室公主几代下来攒下来不少未嫁公主,人数多,就总能选出一个品貌双全的来。
其次,赵国公主也勉强可以。
赵王确实人品不好,好战爱斗。但从另一方面说,赵国是个强国,赵王也极有能力。虽然他们不想选个强大诸侯的公主当皇后,但他们也不敢公然忽略赵国公主,万一赵王以为他们怠慢他怎么办?
而且,赵国公主也挺多的,选一个性情温柔,不类其父的应该也不难。
最后,就是鲁国公主了。
黄松年个人是不很不想把鲁国公主给算上的,但赵国如果是强国,鲁国就是大国中的弱国了。
鲁王年少,年少者就可欺。鲁国公主又是鲁国唯一的公主,还是鲁王亲姐,在鲁国威望极高,人人皆知。所以选她的好处在于鲁国一定重新成为皇帝最忠心的臣子;坏处就是这个公主自己的名声问题了。
但这个名声问题,又在她的出身上变得没那么严重了。
毕竟永安公主就是英帝之女,鲁国公主等于是自家孩子,这坏名声还算问题吗?不算嘛。
黄松年道:“说她是永安之女,谁能作证?”
他这么说,在座的其他人只是笑。
一个道:“永安和那个姜元都死了,你叫我们去哪里找证据?”
另一人说:“不要生气嘛,永安在时,你也是见过他的,莫非还在生当年永安戏弄你的气?”
在座的人都哄笑起来,黄松年的脸色就更难看了。
永安公主年轻时在帝都是一个很有名的公主。虽说帝裔多有荒唐的,但那都是公子,公主荒唐的还是很少见的。像永安这样敢把健奴带进寝宫的,就更少见了。
不过喜爱健奴也只是永安一个极为微小的过错而已,她最出名的就是喜欢追求帝都中出名的少年公子。
说是追求,更像戏弄。因为永安并没有真正钟爱一人,而是凡是出名的公子,不管是才学好的,还是长得好的,还是家世好的,只要名声在外,永安都会令人传达爱慕之意。
黄松年年少时也算是很有名的了,不过他不是以才学或容貌出名,而是以人品。他是出了名的人品好,忠厚、诚恳。
这么一个老实人,年轻时被永安纠缠数年,好几次都气得当众失态,到现在都是友人们笑话黄松年一件趣事。
一人道:“我观这摘星公主的行止,说她是永安之女,倒有八分准。”
黄松年冷道:“事实上,她其实根本没有身份。连这个公主之位,都是偷来的!”
他就咬定了鲁国公主生母不详,在鲁国当一当公主,没人在意,但要让她当皇后就绝不可能!野史传言,不能当真!
毛昭出来打了个圆场:“这鲁国公主毕竟是鲁国唯一的公主,又是鲁王之姐,依我看,还是将她召来,不然鲁王面上无光。至于召来之后,要不要为后为妃……再说,再说。”
黄松年见此才点头,“只能如此了。”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晚安,明天见^^